藏在汉字部件里的秘密|左字框

[复制链接]
查看7201 | 回复1 | 2023-5-22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字部件就像积木,而每一个汉字好比那些用积木搭成的物件。如果你有一盒子不同形状的积木,那你就可以搭出千千万万的汉字。  V; J8 m6 \, }/ H) C! h
部件包括偏旁部首,但也包括那些不是部首的笔画组合,比如说左字框。左字框原来是一只手。: w  H, g3 M9 v6 V& U

$ g3 d1 e6 a; Q& _* M: z* m: _( \! E; T6 K3 [# d
) L6 r& \9 @  _+ L. v3 m
藏在汉字部件里的秘密|左字框-1.jpg

! c6 Q5 L' w* Y7 ^: l/ M) d! k: B: S5 Q1 Y" V1 D6 F3 `& B

  D. ]* x2 o% i左字框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汉字部件,但它却十分重要,因为它最早的写法在甲骨文中经常出现。左字框由甲骨文的“左”字演变而来,甚至到今天,它还带着那么一点点象形的特质。
- {7 B2 T0 o8 a8 x0 G甲骨文的“左”画的就是一只左手,就像上图中左下角的那样,只有两个笔画和三根指头。当时,“左”并没有今天手臂底下加一个“工”这样的写法。古人巧妙地使用了一只左手来表示左的概念。
& U8 ]3 N/ h% @1 l类似的,甲骨文的“右”是“左”的镜像,画的是一只右手。它们都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看到的自己两只手臂的样子。后来,甲骨文的“左”简化成了左字框,而甲骨文的“右”则衍生出了“右”和“又”。0 E% D9 r% z* v
所以,今天你如果看到一个字里有左字框,那它就有可能和手臂的含义相关,如“左”和“有”。
( ~3 s  N- g# y. F$ _# G3 b然而,也有少许包含左字框的字和手臂无关,如“存”和“布”。前者中横撇竖的组合实则为“才”的变形,而后者的左字框则其实是“父”(手持石斧之象形)的变形。它们本来不是左字框,只是现在和左字框统一了。& R$ z# S& h3 U
) O" g4 ~0 U" a

9 C4 A: o2 R9 k一、一只手臂可以拿什么?
/ @; i3 K7 y% u  z  v& T
4 D: {( a8 K3 t, k' U3 y4 d大多数包含月字旁的字都跟肉有关, “有”也不例外。“有”的金文写法像一只手拿着一块肉。肉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东西,把肉高高地举在半空中,以此表示“我有!”。
& O9 G, o8 y& c' A. a! q, ~% W6 q0 g- x( a图中小船一样挂在手上的那个部件就是当时的“肉”字。因为“肉”和“月”的字形实在太相似了,所以后来就都写成了“月”。很多带“月”的字都是这样从“肉”变来的。
7 l% T2 F5 C$ L& p  `* w( D, s7 h) N3 l% W/ _
藏在汉字部件里的秘密|左字框-2.jpg
9 ^$ o1 Z2 U  a# ^" e: Y* _
火拿的起来吗?固然不行。火里面能拿的起来的东西恐怕只有烧完的灰烬了。把手画在火的上面,人们就明白了——原来是想说“灰”呀。# l6 p. m  Z, [: t. ?) S5 g' J

/ r% L4 J' [7 e# }
藏在汉字部件里的秘密|左字框-3.jpg

( P( [( G2 s, P& |5 N& Q& {
# D/ x! c. v' m! h/ H- Z, {3 i' o6 _( q0 u' o3 y) h
二、左和右为什么要这样写?; N1 o7 c, h5 u
/ B; L. S- O1 P: b. w& ~
比起前面两个字,“左”和“右”就没那么简单了。甲骨文中的“左”和“右” 都是手臂,只是一个朝向左,一个朝向右。但从金文开始它们被进一步地区分,“左”加上了“工”,而“右”加上了 “口”。至于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区分,我们如今已经不知道了。毕竟造字者没有把他的思路记下来,以至于今天我们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猜测。, |5 q8 ]* B9 F8 W) J1 x: _- S
9 L- d) n3 X! n9 E. a0 }5 r& F
藏在汉字部件里的秘密|左字框-4.jpg

5 n) ^- h3 `4 }8 k( u, @6 z( u3 c+ R# m0 y0 Q
藏在汉字部件里的秘密|左字框-5.jpg

* {6 g9 w! B0 n  o! C7 h有人说,“左”、“右”的差异源于中国文化中的男女分工[1]。 “工”的本意是一种类似于矩(曲尺)的工具,由此才逐渐引申出了做工的含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中规是画圆的工具,而矩是画矩形的工具。男人的特征更像是有棱有角的矩,而女人的特征更像是圆滑的规,更符合“口”的形态。男人负责在外做工,而女人负责持家。又因男左女右,从而有了“左”、“右”二字。6 ~6 @% K& t4 P/ G/ K  {
还有人从左右两只手的功能出发来解释“工”和“口”的划分[2]。吃饭时,我们会用左手持碗而用右手夹菜送入口中,左手是辅助的,而右手是主动的。左手像是一名员工,是执行者;而右手则如同一个令导,负责发号施令。如此,则左手为“工”、右手为“口”。( y+ W4 t1 g' ]7 F
总之,我们如今已经无法断定“左”、“右”字形的确切含义了,然而你不觉得这很有意思吗?我们每天挂在笔尖、记在脑后的汉字写法,竟是千年前古人定下的规矩。* I, R) R, x; g* J

3 M3 x  E: E/ I& k" A0 i, W/ }9 h) e+ K+ ^% h
三、手拉手是什么字?
2 F; ?; I  I2 q8 F$ ^3 `8 }4 F: U' N; h4 U9 q( J
“友”这个字,你看它表面上平平无奇,实际却蕴含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个字里有两只手,一只手是左字框,另一只手是“又”。手拉手,这正是“友”字最早的象形含义。, p% G: H4 Y0 @5 x4 L# `1 y
“又”也是手,因为它和左字框一样,也是从一只手的形态演变而来的。汉字中有部分带“又”的字,如“叉”和“受”,其实也都与手的含义相关。
) i5 y' P" \# {' W4 E+ v
1 T) o7 ~, O% m: H& |9 o* z9 I
藏在汉字部件里的秘密|左字框-6.jpg
0 }; f8 N" a0 t. p  P' K+ v
注意:图中展示了从“左”到左字框和从“右”到“又”的字形演变。不过,真正的汉字演变并不是像这样一点点顺滑过度的,而是存在着更多的偶然性。这里,我们可以大致这样理解。) M1 ~' e$ s6 M/ p: T' v/ D
可以看到,甲骨文的“有”是两只手臂并列的样子,甚至有些甲骨文还会用横线将两只手的底部联系起来。这两只手指向同一个方向,紧紧地靠在一起,好似迫不及待地向我们展示着它们深厚的友谊。今天的“友”还保留着它最初的构造,只不过它现在更像是两只手一上一下地牵在一起。因此,只要你能认识“友”里的两个部件,你就不难明白它的含义。% Y6 J0 O7 z0 \" F% [) Z1 G: v0 r* s

9 u3 G& I1 R" T2 X. @- d
" P% G  n, W/ Q) J: c四、最后一个字,“厷”(gōng)4 U9 L: j( h; }7 `) B5 X9 v* _

7 [* p% w9 k( C: A1 z" V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字那也不要紧,因为你肯定知道“宏”或者“雄”。可见,“厷”有着类似于大、壮,和强的含义。
% i' L! {% k. \- N6 O- q( R  r6 A9 l( f8 Q0 r6 e4 `, [) y
藏在汉字部件里的秘密|左字框-7.jpg

$ N2 T4 [0 x) p- }2 }如图所示,“厷”的甲骨文非常的形像。它用一个半圆突出了手臂上的肌肉,本义就是我们的大臂。是不是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肱(gōng)二头肌?
8 |; D/ G0 U+ b6 a* C; Y有一个成语叫股肱之臣,出自《左传》:“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 股肱之力可不是像提一个购物袋或宁一个螺丝的那种用力,那是小臂的力。股肱之力是那种发自大臂和大腿的,由内而外的力量——这样的人得有多忠诚呀!
* A( k# u# Q9 i对照甲骨文,我们就理解“厷”的字型构造了。“厷”右下角的“厶”其实就是于当初手臂上的那个半圆,是手臂的一部分。所以,“厶”在“厷”当中只做为结构部件而不直接表意。
0 R5 V- E* [& I, \0 x8 T“有”、“灰”、“左”、“右”、“友”、“厷”,这些字是多么的容易被我们忽视,却又都蕴含着多么深刻的历史传承!如果你今天新认识了一个汉字部件,那么,我希望它可以引发你平日里对笔尖一笔一划的更多思考。
& Z7 @/ ~  H$ L9 O2 {7 c- V5 ~8 y7 t+ B/ F汉字就像一本书,摆在书架上。就算你每天都能见到,它也终究只是个封面。但当你翻开封面去读里面的内容,你这才发现它的博大,从而真正开始想去探索藏在其中的秘密。$ L5 C& ^$ u+ {4 f* g
【2009年,教育部联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里面规定了500余个现代常用字部件。正是这些部件的组合构成了你所能想象到的(和想象不到的)所有汉字。你都认识它们吗?】4 j+ s$ `+ {. R! v8 w9 S1 _8 U+ K

$ i3 {8 e9 ^) G4 \* E# ?) @
! i" U9 K3 ]# S  v6 l

; B: I% F9 v1 q- [6 H/ @参考资料
$ J2 a4 ]# \3 p5 l# D, {- L: e. j[1]大原野.左字为什么从工?右字为什么从口?[EB/OL].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718710373307908612/?channel=&source=search_tab,2019-7-28.
8 |  K3 v$ G4 n+ W[2]好字在.为什么“左右”是左右?[EB/O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564447/answer/106674797,2017-09-22.) z8 Y4 E- w5 O5 u. }2 Z; W7 Y3 L
【本文中的古汉字释义主要参考了:】. i, Y1 R  o3 z1 o8 m
[3]吴润仪.汉字部件解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3-14.& Q% b; }% {) K! K' z6 e6 B5 v
[4]人文电算研究中心. 汉语多功能字库[DB/OL]. https://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2023-04-28./ @, s$ x1 j: i7 K' [0 d' x( _
【本文中的古汉字字形主要取自于:】* a. a9 }1 v' n7 B" K
[4]汉典[DB/OL].https://www.zdic.net,2023-04-28.
: B3 b+ @+ |  B# _8 f! n* _  S5 X- h7 G+ x" h7 ~
. ^2 x, o2 ?+ d
况激丝 | 2023-5-22 03: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1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