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w8 o q, { J+ p3 v
估计是淡季产能过剩,导致工人收入降低。+ T: I) c" T$ d4 H1 _# M4 E
+ @ ~5 Q. R. ~6 L. A
低基础工资+加班费,这是制造业的常态。
1 Z) U* y, I( G) F; R$ s本土厂除了头部大厂,基本都是地方最低工资+每月100小时以上加班(典型的月休4天)来发工资。
" y( B+ J) c( R, l所以看上去工人也有月薪五六千甚至七八千,但一半以上的收入是加班费。
- k" _3 N9 [' k9 K! k4 R9 d因此当工厂砍用工量时,工人工资很容易降到每月2000元以下。再扣掉宿舍管理费和食堂伙食,这班可能就白上了。1 F9 D, |0 g3 b" O
照财联社的报道,比亚迪雨花工厂的基本工资是1950元。 p5 z4 |, O/ V" L* J
于是就有了个很黑色的对比:城里人有体面就业的,心忧加班;在流水线上机械重复劳动的,心忧不加班。
?2 O6 N6 V* ], V. z6 m. b! T在产能淡季时,不少工人会选择转去送外卖送快递(车可以向站点租)。这种计件劳务连兜底工资都没有,但毕竟每月能有个4000元左右。
5 z- X2 T. M1 E/ ^- @' A这是流水线园区的“季节性劳动力析出”。很多老哥进厂前都会问押多久工资,就是关注切换的灵活性。
- m% A6 h/ l, y
: G; ^* E/ g7 q+ S- Z5 @. E$ ?至于比亚迪,估计是遇到了淡季库存增多。2 w& L# c: K, O. p
首先,按乘联会的数据,4月新能源汽车零售52.7万辆,同比增长85.6%,环比下降3.6%。
i7 Q0 U! S# C* G3 T6 n7 K( s7 u1 y同比高增长是因为去年基数低。去年4月由于管控,环比下降了38.3%。% Y+ S6 k+ k! K9 |2 j$ K& \
4月的环比下降会直接影响产能预期,控制用工量。9 U" D" P: Y8 G, O
其次,比亚迪的经销商库存可能在走高。
% Q" b, x& X0 x, F( E汽车行业和中前期手机行业很像:一大部分货都出给经销商,经销商再出给消费者。
. N8 v* h7 \! {3 Q" U& d4 A所以厂商的总出货量不等于实际销量,里面夹了一块经销商库存。5 e) }, l, B7 E2 M& {
今年1至3月,比亚迪新能源车的销量分别为15.13万、19.37万、20.71万辆;3 L/ M% \$ a1 @; }1 F0 p
而同期的上保险量分别为11.8万、14.6万、18.3万辆。
1 r8 F4 ?/ J; D- r. }5 u这里面有10万辆的差距,很可能就是经销商库存。& M) \" h# B8 t: G* b
最后,比亚迪这两年一直在扩产。+ p& m; ~) p5 H5 H A
去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构建固定资产投入就有361亿元。去年是冲刺200万辆,今年是冲400万辆。
* T A6 y% M" ]! H$ H现在比亚迪国内10个生产基地,产能规划已经过400万辆;海外泰国刚落,越南巴西也在准备,明年产能过600万也不算惊奇。
- {! x6 g# G3 C: L( l$ {大环境放缓、经销商库存增多、总产能还在增长,这时候回调用工量,属于合理的避险运营。
" C* O, Q1 }" Z& S7 R- j# c# D1 s
) [& ]8 i$ ]4 n6 @& p; `3 [5 K5 @但工人就难受了。
( E% w6 {$ I' `+ p6 c6 f6 t这是工业化的必然特征:工业是个资本增密的持续过程,很多钱投进去,需要很长的稳定交易周期才能收回。
3 \" G4 h9 V$ L/ Q+ C' j* {- j: C而且投进去的钱难以调整。都变成土地/设备/物料/基建了,不好调。
" z6 x4 j4 `2 u' a8 b所以本能反应都是压人工,特别是压基本人工支出,尽可能使人工成本能够灵活跟随订单变化。
4 t- _6 ]6 t8 h" A$ g于是制造企业天然反抗最低工资(我指的是欧美经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石,但工业化确实也是挤压人性的,这是一体两面。
5 m2 C8 c1 B2 D' V+ F9 P1 e
! X/ ^' S; i0 s2 J' B这块想改善,可行的就是政府介入,用强制力保障相对高点的最低工资。& m: D `! ]2 p; r( ^9 n$ _. A
我知道咱这有国情在,但我觉得比亚迪这类新三样的标杆企业,应该有余力做点改善。
$ X1 z4 V+ q' J哪怕是把部分政府投资转化为劳工补贴,也行,反正今年就是花钱买就业。
0 B/ \0 d: Y4 k% J# f一方面是常规好处,例如增加消费能力和总就业量;
8 _7 m* s+ l0 y! @' { q3 y4 A6 g另一方面是产业升级。当人的刚性成本上升,企业会有动力转向压榨机器、工序改良、管理效率,最后反而能形成产业升级。0 G5 b+ D- y1 Q* @/ U( W: ?2 [
总之,在国内一直靠低基础工资+加班,等劳动力总量明显下降开始倒逼成本时,又跑去东南亚。$ b4 R; K( @4 ^4 k: h; O6 ]. }7 r
站在厂商角度,这个方法肯定赚;但站在国内就业角度,这很容易复刻老美七八十年代开始的空心化。
* c; l5 l& n$ G& ^汽车制造是民用工业的一顶桂冠,应当在这个产业里摸索出更良性的生产和分配模式,而不是把人口红利的老病带下去。2 H6 o, ^+ `- W. s
& k: o4 h- d3 \4 u6 c% @# O<hr/>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