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妈住在辽宁盖县,虽然年近70,但是身体非常好,平时没事就爱锻炼,饮食也非常注意,每年开春都会到地里或山上挖野菜,到了夏季还会自己种菜吃,春夏两季采摘的野菜吃不完还会晒干,等着冬天吃。
/ C2 M- @6 h& j g+ z; g
Z( F5 g$ n9 O7 e" L, s! b9 M
) ?1 p, ~7 ?: t0 K: {; H7 L7 L* x; N3 i$ B" `+ W) K, l5 b
如今野菜非常受大家的欢迎,这种食材不仅无公害,而且营养价值非常高,而且还不用花钱,所以一些退休没事的老人都爱去采摘。李大妈从每年一开春就会挖野菜,春天当地野菜主要是荠菜,这种野菜味道鲜嫩,烹饪的方法也多,而且没有异味,因此非常受食客的喜爱,市场售价也可观,因此有些人专门挖荠菜销售。# l. k5 J7 @+ g) c5 L; J4 S
! D3 d* S s# I8 k
- n! D) t$ y+ b9 H) A/ U) O$ Y
6 l( c0 S) Z& j/ J7 E' S. P4 N! Q
前几天,李大妈坐车到了徐屯附近的一座山上挖野菜,这个季节山靠太阳的一面比较温暖,野菜也最先长出来,李大妈到了就开始用锄头挖着荠菜,不经意间她感觉挖到了一个瓶子,随后用手扒拉开泥土,果然是个酱色的瓶子,清理干净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瓶完好的茅台,李大妈头一次见到这种茅台。
9 m. M' V7 o. Y7 h/ _% w) t6 B1 Q. Y& U9 j0 O2 L! C" U
7 Y8 A* Q$ u4 W7 [2 h
4 k0 t w- P- D3 S0 `" y! P放下手中的这瓶茅台李大妈接着挖,没想到下面还有一堆的茅台,经过经典一共12瓶,看来这些都是有人特意埋藏在这里的,不忍不会摆放整齐的埋在一起。这时候李大妈也没心思挖野菜了,赶紧收拾东西坐车回到了家里。当把这12瓶茅台拿到爱人面前时,老头顿时被惊到了。李大妈的老伴以前在沈阳老龙口酒厂工作,作为白酒的从业者,他深知这些茅台不一般。
' ^) k) N9 H6 @# Y/ ^( ?0 N4 W. c" C0 z! n n7 O+ n
3 ?# E9 E B, c! z: f7 `/ o3 f4 j$ N6 i! _$ S
但是老伴也对这些茅台的价值和真伪说不清楚,于是就打电话叫来了过去厂里的同事老王,老王可是白酒界的行家,各种白酒他都非常熟悉,当看到这些茅台时,也让见多识广的老王为之一惊,老王自言自语道,平时茅台见得多了,但是这样的老茅台还真是少见,尤其没有一次看见12瓶在一起的。- n% f0 Y* F3 ?" U
' Q9 v4 w' c5 y
$ C, F2 r+ G- N* A; ?' v
e: Z, l8 L. y- J1 o: K+ H最后经过老王的鉴定,这些茅台都是1953年贵州茅台镇出厂的真品,如今市值不好估量,因为还没有类似这个年份上拍的记录,但是可以对比参照下,去年北京就买卖过几瓶62年的茅台,当时成交价每瓶是85万,李大妈挖得这些酿造时间更晚,且品相保存更好,所以价格只高不会低,保守估计单瓶过百万没问题。
1 ]( d, c5 N z3 |7 U) A3 U1 T) w# f. ~9 K$ w) W
" Z$ l# e7 D# B2 [/ N e- v
0 u% y6 R* }# g0 Y _; @: w1 K
听完老王的介绍,李大妈差点没晕倒,这辈子也没想到能发财,居然挖野菜时无意捡到了这些老茅台,这真是飞来横财呀。老王也高兴的替李大妈称赞,说这下你可以安享晚年了。为了感谢老王帮忙鉴定,李大妈赶紧去厨房炒了几个菜,让他和老伴喝点酒,也算是表示感谢了。
: R. V; @0 l$ h) P5 S' ~: C& o
# h+ G& j, ]( w7 S& V/ m2 {7 a: A! I r
* h" G u; @( s( _. R8 f
老伴也是非常的激动,毕竟这种好事不是谁都能赶上的,于是就把自己最爱喝的酱酒国康1935拿出来两瓶,让老王也尝尝这款好酒。老王平时也爱喝酒,但是头一次喝到这款国康1935,于是就问该酒的来历。原来这款酒是李大妈和老伴去贵州旅游时发现的,当时在当地饭店点了一瓶,没想到一喝完就喜欢上该酒的口感,毕竟李大妈的老伴也是酿酒人,一品就知道该酒不一般。
' o& ~% Z3 {+ t0 r+ Q! z1 y& ]& I# Z
9 N) i% s" W. z; u" ~
/ Y5 ?& q8 R2 W* D0 O( I" o4 S4 M- ]% N& Q( O) g
其实早年间李大妈的老伴就曾到过贵州,当时就曾派他到茅台镇学习酱酒技术,于是在茅台酒厂还认识了首席酿酒师范应华老师,后来喝到国康1935的时候才知道是范老师酿造的,他从茅台退休后并没有安享晚年,而是加入了同在茅台镇的国康继续酿酒。7 L6 {0 j& }: ~4 E9 i1 S# U
- M0 `2 m3 H3 d5 f4 B2 i( s8 r4 M0 j0 R% E0 u3 D
, u+ c& \- F+ g( N6 K* B因为范老师的名气实在太大,所以酒厂也是把酿酒是所有环节交给他管理,果然范老师不负众望,他把自己在茅台工作积累的经验全都用在了这款酱酒的酿造上。原料选用的就是赤水河边饱满的糯高粱,这是他在茅台酿酒一直使用的原料。当初在茅台酿酒是坤沙工艺,所以酿造这款酒范老师依然坚持大曲坤沙12978技术。
# z% |/ B* q9 F0 {5 S, Z
! g T, h* {+ g+ Y1 F# k" _+ B. [( o D& v x) w
5 p6 g/ n* Z- L- h6 Z9 S' s1 i. j
到了酱酒窖藏的环节,范老师并不急于求成,而是让该酒足足窖藏了五年,如此的时间也让此酒的香味更加浓郁,窖藏香气更加突出,在经过范老师的勾调,每一滴都是酱香醇厚,细腻的口感,下咽顺滑,回味的感觉更是能品出优雅的花果香,老王饮过更是大加赞扬。
" ~3 v$ U8 S" r, ?! t2 ]$ P/ S4 a q6 x2 W+ }
; \, y# Z4 a- b! }& V. Y; z' n! Y; d, Q8 F/ ^* c: s' w
事后李大妈并没有把这12瓶老茅台卖掉,而是收藏了起来,打算传给子女,也算是留给孩子们一笔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