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

[复制链接]
查看7436 | 回复17 | 2023-2-21 12: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命的长度不在于寿命多长,而在于跨过时间长河之后,还有多少人记得。世界上有这样一些人,他虽然死了,却永远长留在人们的心中。
  G0 r) ^' @" b5 g% K. v+ Q  |) w3 v8 k9 k. |& ^9 U! J' o
他的意志不灭,精神长存,生生不息地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切·格瓦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 ~6 K1 F$ [$ n, M3 r
) n/ {5 f( B' r) ?1 P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1.jpg
5 J" g! `- z( N1 `
一、潇洒不羁,开启第一次南美洲的旅行,刷新了切·格瓦拉对苦难的认知
8 Y4 ^+ W  }% B) w+ d1 H! }+ e1 `) ]! Q
切·格瓦拉平时喜欢戴一顶黑色贝雷帽,喜好吸烟,有事没事嘴里都叼着一支雪茄。
/ m. {. G# V" j, u+ T0 L, Q" v9 \* W& v. ~( Y, p
本人极具理想主义气质和浪漫主义气息,眼里常常流露出对劳苦人民的慈悲、忧虑。当然,切·格瓦拉并非一开始就拥有这样的认知和魅力的。
" l; _/ D# A8 D
, [6 r7 a1 l* u: I年轻的切·格瓦拉,就像现在喊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热血、冲动、不被束缚、喜爱自由的风一样的少年。# _9 b; y7 l, E3 \2 d

% C$ y' T6 f7 _* j4 W0 n1 E切·格瓦拉,出身于贵族家庭,生活优渥,从小遵从父母志愿,在阿根廷医学院求学,于1953年3月,从闻名遐迩的医学院——布宜洛斯艾利斯顺利毕业。6 `1 l& n* d$ K( x

2 e2 c. Y* m6 h# J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2.jpg

- L0 }1 o: K9 k2 F- k( Z7 }1 R4 g% P0 Q& o, k6 N  n
在求学期间,切·格瓦拉就展现了他潇洒不羁,爱自由的一面。他对旅行的热情高涨,他说:“真正的旅行者是那些为出门而出门的人,他们轻松愉快,如同漂浮的气球,然而绝不会偏离自己的目的地,也不知为什么,他们总是说,出发吧。”
/ U+ E% r, c2 u5 ?1 U% ]" a
! [  s: N" ~& Z所以他就利用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逛遍了整个阿根廷,而后又涉足南美洲。朋友们都说:“他对旅行的迷恋只是他对学习的热情的另一个侧面。4 R0 W8 E0 s7 I6 q0 ~
: y: |7 X. E' u4 J) `3 Q5 i* a, y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切·格瓦拉这一路收获颇丰。拉丁美洲的旅行开阔了他的视野,提高了他的思想境界。
+ ]( f% X) W5 M* x6 U
3 y- R: s% D( C# y3 n6 {1 }为此他后来写了一部《摩托日记》,记录了他在拉丁美洲的冒险之旅。这一路中,切·格瓦拉不再是隔岸观火,而是深入拉丁美洲各个村落,身临其境,切身体验。+ b: z# N. I1 T1 e+ L9 s  L& `
0 ?/ E: x- c+ _: n2 w! }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3.jpg

9 D& }" ^7 o- E- }" Y: K  u/ P0 Y: M+ C1 _6 C# V
因此他对拉丁美洲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切·格瓦拉通过旅行重塑了自己。
" x4 u7 X$ V+ B$ @8 ]( m2 r3 m3 v) Y- j! b
看着一个个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眼光里透着麻木的贫民;看着被疾病笼罩的村落里,人们只是认命地等待死亡的到来;看着绝望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生命的活力像狂风中的烛火,随时都会熄灭的景象……
4 j8 A6 [3 F4 F  e: F) \% r- K
! @7 ]9 k( B: ?/ P6 G' I+ ?揪心的难过和无言的呐喊像种子一样在年轻的切·格瓦拉心里生了根。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为了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日子而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 H; A' f% Y4 Q4 p2 n4 b( s
. x- A4 F; I2 C0 v一路的见闻改变了切·格瓦拉,他不再是不识人间疾苦的公子爷。回到阿根廷后,切·格瓦拉在自己的日记写道:“‘我’,不是我;至少不是以前的那个我了。这一次在我们‘伟大的美洲’漫无目的地游历,给我带来的变化远远超出了原来的想象。”1 Y5 ]' J" L' ?. c& @2 k3 H  R: D
* l1 o+ O9 D6 }" e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4.jpg

" A$ @: ]3 I4 ?% w; g二、弃医从戎,第二次穿越南美洲的旅行,奠定了切·格瓦拉革命的热情
* y9 S$ S# C0 X1 Y8 s
7 r& L# ~0 }$ |; m2 I$ f3 B  m寻找解除农民苦难的良药,在切·格瓦拉心中生根发芽。他毕业后,仅仅只经过了四个月的准备和调整,就于1953年7月,再次启程。
/ p% P# u& m1 P7 Q. }' f+ O* |  C4 @$ Z: E
途经哥斯达黎加时,他在这里驻足良久,深入地研究和学习当地的政策、制度,切·格瓦拉意识到,这种民主思想和制度才是挽救贫苦大众的最佳良药。& g' E7 W$ H5 d8 ]! O  T. ~: G0 C
+ q7 o- H- r" m- S& T) t
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追随终身的理想和目标,他说:“我已经下定决心和人民共患难。我已经看到他们正在经受着苦难……我将用我的全部热血,去实现无产者全力追求的未来。
- l, s/ e: d6 b
: D, G# q3 l; G! R3 I( `正如中国的鲁迅先生,先知先觉地发现,唯有弃笔从戎,搞革命才能拯救世人一样,切·格瓦拉也早早地觉悟了“学医救不了拉美人”的道理。) [& S3 i; y; J9 X5 y& K, S

; _# E3 E, [7 o1 \: S2 R( w于是他走上了弃医从戎的道路,准备通过革命推翻不合理的统治。切·格瓦拉是个行动派,学到这种制度后,在随后的时间,切·格瓦拉抵达危地马拉。5 @6 I+ z8 g# y- U
: Y4 H3 K" u# V( B4 k) p+ M: k# [
当时,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在各地有了萌芽的趋势,危地马拉的总统也准备效仿哥斯达黎加打造民主政府,但推行这种制度困难重重,危地马拉遇到了顽固的抵抗。- Y; I! z* t1 P9 R3 y$ I1 y* @

; e+ _8 T0 a& r0 |0 f9 g& K4 H1 h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5.jpg
& a" l( b, \0 B) A2 Z0 O
: o8 k% C- E% a! [
切·格瓦拉二话不说,停留在当地协助危地马拉总统成立民主政府。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
* d+ c; Z  J( C# r& }# h3 p* U# b2 k' k6 `" y7 y
阿本斯的民主改革运动,令美国驻危地马拉的资本家利益受损,所以美国喊着“维护美洲政治完整,反对国际共产主义控制”的口号,帮助反叛势力夺权。最终阿本斯民主政府被颠覆,民主改革的一切成果都竹篮打水一场空。
8 Y8 [8 t) `9 F3 d% z' |3 V3 S% C/ ^* Z* {: j0 m) [+ O
危地马拉的失败给切·格瓦拉的震撼是巨大的,他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革命者,首先应该发动一次革命。为此,他汲取了大量革命主义理论知识,对共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也越加坚定了唯有共和制度才能救国的信念。! z0 o% g0 g1 S9 p. |

3 b- ?- p4 ?% _9 L3 p  t切·格瓦拉在给姨妈的信中写道:“你的外甥,拥有钢铁般的身体、空空如也的胃和对社会主义未来的清晰信念。”
+ {2 z" u; [4 T$ r* Q! w
- A0 {; B8 D" }“在危地马拉,我将得到自我完善,并将获得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所欠缺的东西。”
0 Y( ]4 O2 r, s" k$ k三、矢志不渝,古巴首捷,坚定了切·格瓦拉唯有共和制度才能救国的理想信念
$ L0 i' `. U7 P, |7 a7 i
  C* _, F6 D4 e在这之后,切·格瓦拉再一次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古巴的战争中,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斗争,切·格瓦拉的思想得到了淬炼。
' k4 N7 y5 O; f) `+ |
" z. U& b" a4 c5 t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6.jpg

& G9 @' S8 D5 w) w刚开始时他还只是作为随行的军医出现在战场上,随着战情吃紧,非战斗人员也面临着上战场的困境。也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困境中,他从一名医生变成了真正的战士。+ l& w4 A$ V: a: o. `
此后,在战火的洗礼下,切·格瓦拉的军事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凭借着他过人的见识、智慧、勇气,他身边聚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1 v) W1 C2 k: q+ ?, k8 q* X$ W& l: h
在日益壮大的革命力量面前,敌军节节败退,切·格瓦拉带领着伙伴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社会主义的胜利光辉倾洒在了古巴人民的头上,这次战争,切·格瓦拉功不可没。% G  s. s/ p) o
5 d4 j* j* V/ ~4 I4 Q7 I
如果切·格瓦拉将人生的进度停留至此,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结局。但心中装着贫苦大众的切·格瓦拉,一身热血,满腔赤诚,又怎会在平凡的岗位享受和平与安稳?
. K4 C# F% p' I3 x
, u1 x3 D( n4 [- m3 y9 ]如果明知最后结局会是那般惨烈,再来一次,我相信,切·格瓦拉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 t7 e7 U+ _3 x
! l0 l  k, ], B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7.jpg
* z5 }8 j! X1 @7 _; A
/ ?, |, @+ ?5 N# S/ l* K. V( V) s
切·格瓦拉早在一系列的斗争中,坚定了共产主义思想,有了根深蒂固的阶级情感基础,他将用一生的行动证明其对真理的守护。6 Y$ R, V, o( W6 s" F2 n6 J; B
! V. U/ e( l& _* `2 j+ |+ I( y9 F: r) v! z
在他的内心最深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受苦受难的民众,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 ]" ?. a1 O1 L/ ~: b) i/ P) x/ v8 F2 p! b- z$ P6 D. u
他把被剥削者联合起来共同反抗的斗争,当成自己的事业,他将自己同所有的苦难人民联系在一起,战斗到一起。. O% x9 E9 J4 a9 m- J- A

7 t% \& c2 j. Z' }2 g1 j在给父母的信中他就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念:“十年以前,我给你们写过一封告别信。记得那时我曾为当不了一个好士兵和好大夫而遗憾。对于后者我已经没有兴趣了,至于前者,我做得并不太坏。”
" h* j" D# \% |" [+ m" Z
% C# }$ N& z- e- r3 _“我没有任何本质的变化,只是更加觉悟了,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更加根深蒂固,更加纯正。我相信武装斗争是为争取解放而斗争的人民唯一的出路,我的信仰坚定不移。
- v$ m* h" ?6 Y9 h7 G/ `7 ~0 b4 r( `4 w' T% W. t" k4 Z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8.jpg
8 ]5 r. t, z1 f3 R5 X1 s! Z$ d
1965年,距离古巴成立共和政府过去了6年。在这6年的时间里,切·格瓦拉秉持“斩草要除根”的理念,果断又狠辣地处决了旧统治时期留下的警察和官员。) _3 z5 Y' X! S1 {; `% o; B3 n" p

/ C, D5 _$ n; ]' w# H7 y. e% u当然他这一行为,也让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军事实力上,面对美国的横加干涉,他主张安置核弹,对美国进行威慑。1 H. k: C# B0 m0 z& T: V' M0 `+ }

, M" Z$ t6 w- X" p' h& F6 m就像《三体》中,罗辑与三体整整对视了五十四年。" L- `% B1 D: e# i4 F

2 [+ X& h  K, b8 z1 T9 t在这半百的岁月里,他由一个玩世不恭的人,在对峙中,变成了一位真正面壁者,用执剑待发,破釜沉舟的决绝,保障了地球五十四年平稳的生活。
3 z- G- U  F2 d9 D0 H6 M" d
/ P6 M6 j6 o" E2 ^7 V  {古巴的局势稳定下来后,切·格瓦拉动了离开的心思,因为还有人更需要他,其他人的苦难在召唤他。5 H3 `1 v  Z) w
: l( A7 X- U- d  e( \. Q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9.jpg
; ]: O: Z: M" m" H: T
9 W9 w4 J* l& C3 z- z2 W
古巴斗争的胜利,让切·格瓦拉总结出了一套革命理论体系——游击中心论。但他没有把对革命的热情停留在理论体系之上。他的眼光注视着整个拉美的局势,时刻准备着把理论应用于实际。
* W: [& z: n& D4 M7 G+ R& y5 q8 v8 Y. e7 M, e' o7 ^6 g/ X
1965年4月,切·格瓦拉的视线注意到了刚果。他与跟随他的伙伴一起来到刚果,帮助当地的起义军进行游击训练,然而尽管切·格瓦拉殚精竭虑、毫无保留,这支起义军的进步也不是很明显,最后在抵抗中溃不成军,起义宣告失败。
: T" K5 v8 l0 N/ g* k. d
; Z3 S0 z3 p5 q5 T( O3 t' j7 _9 m这次失败也让切·格瓦拉意识到了乌合之众和正规军队的差距,他们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军事技巧不成熟,而在于思想过于狭隘,把个人的利益看得更高。
8 w! I2 ?. `- i5 b$ r
; D, j; v# B8 D( c0 S) a+ y这也反映了不是每个人都有切·格瓦拉的思想觉悟,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把理想看得比个人利益高。, x' l/ G9 k( u% D* |; K

3 ~, Q. L- u4 V, C6 i* r# c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10.jpg

' p, G/ {. ~; |4 l5 ^3 c% ^" O3 H7 L" h0 k' m- c4 |$ K4 p9 Z
切·格瓦拉拥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实现理想源源不断的动力,但这份高于个人利益的理想主义,却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通过自我牺牲来换取理想的实现,所以这也是切·格瓦拉伟大的地方。# q* y! w4 `9 Y0 G9 C3 @2 S
. T7 V0 d, P2 s2 ^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的胜利也不会一帆风顺。普通的人们在这场巨大的改革中容易迷失自己,只有坚定信念的人才能成为在场改革中的领袖,鼓励和引导普通大众一起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 ~1 t: f( Z0 v2 N1 q

' c2 F9 Q1 }) h$ M+ p& f刚果起义军的失利,让切·格瓦拉的同伴起了回古巴的心思,然而战争的残酷不仅在战场内,也在战场外。回古巴的路上,埋伏在途中的敌对势力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最后切·格瓦拉在同伴以命换命的保护下逃了出来。* w# ^1 M) ?! ]! K

& |  S5 T- M9 P- L尽管这次的旅途凶险,结局惨烈,却仍旧没有打消切·格瓦拉对于革命的热情。
+ S+ F- v3 }6 p  w0 L" |, m$ p* l
5 [$ m8 V1 S. K* S6 m$ x所以,切·格瓦拉没有回到古巴,而是去了一个新的地方。无一例外,他去的每个地方都是为了帮助当地的革命斗争。  E( O& E, @* P- U, c( R

2 J2 h& l9 q8 v0 H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11.jpg

% l3 P' t; g8 V/ N3 f7 r- W4 C4 }- D3 \8 R5 p% Z8 {
新的旅途再次开启,他去了坦桑尼亚,去了布拉格,去了东德……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这永不停息的追求中,命运终于向切·格瓦拉展现了它的残酷。
/ n& |% g# \3 _( j+ ?四、命运转折,玻利维亚被俘,画下了切·格瓦拉生命的终止线
4 ]$ V3 W6 ?& x: g$ C) z5 l. j+ S0 c9 @- ~+ j2 ^# k! |' m
1966年11月,切·格瓦拉抵达玻利维亚,想要在这里组建“游击中心”。切·格瓦拉的格局是超越国与国的边界的,他希望通过取得玻利维亚政权的胜利,借此带动周围的其他国家,比如阿根廷或秘鲁,甚至整个拉美大洲的胜利。
7 V- x+ Y/ y, V, {: {
) l/ n+ c. t! s; J: M2 W" v经过慎重选择,切·格瓦拉选择了玻利维亚的“尼阿卡瓦苏卡拉米那”庄园作为根据地,并将其命名为“玻利维亚民族解放军”。
4 R6 G+ o' \  w7 S) d8 k% k' f
8 y% x# I8 e7 y2 p4 P2 R切·格瓦拉和他的团队在这个地方秘密活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于1967年3月,被“玻利维亚民族解放军”两名游击队员无意中泄露了地址,根据地被玻利维亚政府侦破。游击队与玻利维亚政府的巡逻队展开了一场遭遇战,初战告捷,但切·格瓦拉的行踪也大白于天下。) [  s4 Y" S2 s# }  a; q1 `

9 p; e9 K: w% B' j& B( d
. V  e1 o7 ]  l6 y
! l2 v$ Y* e  T. I  k0 S5 t
4月,玻利维亚在美国的支持下成立了“第二突击队”,专门对游击队进行剿杀。
9 \0 Z1 a9 Z; q& ?& T4 t9 k4 p0 |. b. ]7 f" r* a
10月,切·格瓦拉与剩余的同伴潜入尤罗山谷避其锋芒,不幸的是,当地的居民不信任他们,向玻利维亚政府举报了他们的存在,最后切·格瓦拉的人遭到2000名政府军的围剿。
* R* \' {9 k- N) P# x+ y6 {! v4 f; `- y1 I% G, `: }3 Q6 D6 Z% `
切·格瓦拉所在部队被大军围困,尽管剩下的士兵英勇战斗、顽强抵抗,终究寡不敌众。
) |9 q' l0 P, ]  W2 N
2 P! N! [- v( E; c  J, a$ x2 E切·格瓦拉希望且战且退,但这一次命运没有眷顾他,在逃走的过程中,切·格瓦拉的双腿中弹,被敌军俘虏。总统直接下达就地处决命令,以绝后患。
9 N* ^* S. Z5 t- W就这样,切·格瓦拉坚定的革命主义思想、钢铁般的意志,让敌人都感到心惊胆战。切·格瓦拉是雄鹰,是勇士,可在敌人的眼里,他更像是一匹凶狠的狼。1 @3 B( l$ d0 @/ C- ^1 P6 c2 n

' I1 h- q# e+ G; G- Z( m5 E& _# ~% E抽中处决切·格瓦拉的行刑人是个中士,他对着切·格瓦拉举枪的手颤抖得不行,最后实在下不去手,中士决定喝酒壮胆。在酒精的麻醉下,心中的胆怯才逐渐退去,脚步虚浮地走向了切·格瓦拉。! [( i, h  L! n. w' [7 z

  c# I0 d3 k) P- `' G1 L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13.jpg
  \# ~2 l: \. Z# L! k, H& f
  c* c7 _6 X8 H( ^: C& r
切·格瓦拉不顾腿上的伤势站了起来,生命只此一次,但革命的精神却可以生生不息,切·格瓦拉,他选择站着死去。
. D- i0 e/ X$ {, d" {! P4 F5 S5 E& [3 w8 I8 w  M4 m
这份从容不迫又极具压迫性的气度令中士又惊又惧,仿佛即将被处以死刑的不是切·格瓦拉而是他自己。
8 v7 @, u# b$ p- l. q6 S) ]. }+ F! b
“你可以坐下。”中士开口道,仿佛这样才能不被切·格瓦拉的气势压倒。* q+ y4 u2 g3 [7 n( M0 z
0 A7 K0 D% m1 I6 `+ g; t6 Z: v
切·格瓦拉没有应声,革命的熊熊烈火还在他的心中燃烧,为了心中的道义,他慨然赴死。格瓦拉笔直地站着,像永不倒下的旗帜,他开口了,“开枪吧!胆小鬼!你要杀死的,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 e8 T+ Y' w3 O* g7 m& w7 F
4 E# U, i: n2 ?9 {' z  r* ^: m6 h铿锵有力的声音,充分展现了他对中士的蔑视,对统治阶级的嘲讽,中士被刺激了,对着切·格瓦拉就连开数枪。# }6 U' n6 L4 Z% u
切·格瓦拉的手上、腿上多处中弹,九声枪响后,英雄切·格瓦拉永远离开了这个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世界,享年39岁。* W6 [0 F) {4 v$ a# E. N4 [) a
; q. _5 Y5 N3 g9 E  A6 T4 {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14.jpg

8 x' G3 ]7 H, D7 ^
; S( x7 }; j' u2 m- j; S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舍己为人的奉献思想,成为了燎原的星星之火。) ~( s2 p. [. v6 z/ U" `6 t

! N. X4 v$ T( ?7 a8 @2 }切·格瓦拉死后,他的眼睛仍然睁得大大的,瞪视着眼前的中士,是愤怒也是不甘。“他的双眼让我感到仿佛大山压在胸口,几乎让我崩溃”。过了很久,这位中士提到切·格瓦拉的眼神时,仍旧心有余悸。$ N5 N+ x% c3 ^; C* d
( w3 o) I7 r! V6 N1 f
切·格瓦拉对于穷苦大众,他爱得深沉,为了理想奉献生命也在所不惜。
4 }( K* M* Q# X# c/ f- p+ C' @. A5 z' ~3 o# J
他虽然死了,可他的精神长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不怕牺牲,开创新的未来。
% z2 d" u: g2 N) ^% e0 Z0 p6 Q. Y- G- k" j) P7 S
1967年10月9日,是切·格瓦拉被处决的时间,他的遗体被秘密处理。
% W* W1 s& }9 x5 c9 p
8 C7 ?; X/ M- s6 {( o5 R. q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15.jpg
( E+ h( _9 y) t8 ]' _% K
直到1997年,切·格瓦拉的遗体才被寻回并运往古巴厚葬。切·格瓦拉死后47年,也就是2014年,他当年被处决的照片曝光出来,人们才得知他的遭遇。8 k; a: ^# U8 E$ t1 g# `

" X& Z" Q1 s  l! x0 m切·格瓦拉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生前从不贪图生活的安逸,没有用过奢侈品,也没去过夜总会之类的地方享乐,甚至没去看过电影。
$ a9 K6 `: Q! q# q
, \' j' q/ G0 l+ n1 V) X0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奉献给了贫苦大众,他是那个时代最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悲壮的一生,成了拉美人心中的“耶稣”。
* R. ?4 t8 b+ O8 S1 K8 A- r
6 {4 ?. r! U" ?* ^* T( @. Z- b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有的人的一生,只有短暂的几十年,有的人的一生,却贯穿到了历史的长河中。即便他的身体消散在天地之间,他的灵魂、他的精神,依然在他不曾抵达的未来发光发热。+ G' y1 \" _- }5 Y3 W* n' @

9 ?8 L$ \* u- `& r
切·格瓦拉罕见遗照:2014年才得以曝光,身中9弹而死,死后不闭眼-16.jpg
& ?6 P) V& Q1 j9 _2 z
参考信源
; w* A7 w5 n8 ^/ T: |
6 s( e( A) G+ w7 s9 U- j9 E3 [7 C1.被杀47年后 切·格瓦拉遗体照片首曝光 人民网. e/ P0 C" e& b0 R
/ U6 L& @- s2 q$ }1 ~
2.大于时间的切·格瓦拉9 W. x$ ?# I- c
/ K* d1 D4 Y9 P* q9 D2 u, P. }
3.红色罗宾汉:古巴英雄切·格瓦拉 新华网
) Y0 d1 T8 u: F( U% o2 S9 N1 ]" {/ d* I) ^# q
4.切·格瓦拉思想的演变 拉丁美洲研究
人世百态人u | 2023-2-21 15: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吹捧一个公认的恶魔?他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影湘 | 2023-2-21 23: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就是个恐怖分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无限奔腾氐 | 2023-2-22 10: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了本、拉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z7702 | 2023-2-22 21: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应该再写一篇有关柬埔寨和这位是同僚的伟大人物,屠杀3百多万人的恶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rfvbv8995415 | 2023-2-23 04: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杀我,我是切格瓦拉,我还有用……”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致衡君的饲养员 | 2023-2-23 11: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致敬!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太315 | 2023-2-23 16: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魔鬼居然有人歌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肚子有点像大白 | 2023-2-24 04: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美本拉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平淡的过往越 | 2023-2-24 09: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告诉我们一定要懂得是非曲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33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