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兔年将近,家家户户开始置备年货。在安徽省祁门县,有这样一种特殊的豆糖,不仅口感甜糯不沾牙,吃的时候还能“咬文嚼字”,让食客唇齿间沾上喜气。6 G8 ]& I! s( S; O& y' i
* a+ B8 l! x' w) `/ t$ g- r. q, ?( ~1 R
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嵌字豆糖是自明清以来安徽祁门民间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传统糕点。嵌字豆糖的主要原料取自农家,由麦芽糖稀、黑芝麻粉、黄豆粉组成,经过制糖艺人“熬糖、磨粉、搅拌、压实、制字、拉伸、切片”等28道手工工序,在切开的每块糖片中,都会蕴藏着一个象征吉祥如意字样的文字,是一种可食可赏的民间糕点。0 G6 U/ Z" T& u; K2 R3 ?% U7 }
制作嵌字豆糖首先要炒黄豆、熬糖稀,制糖艺人将去壳的黄豆粉炒熟,然后把熬好的糖稀趁热与磨好的黄豆、黑芝麻粉搅拌均匀,现制成不同颜色的“面团”,接下来就要进入制糖过程中的“拼字”环节了。
( d# N! r# W0 [- w& G
" f% F" P) I( d- i* {0 U* N0 U9 @1 Z( W: J6 u
在祁门当地,熟练的手艺人以黄豆粉片为“纸”,用黑芝麻粉为“墨”,将要嵌入糖中的字,按照笔画“拆”解开来,用不同食材拼接成字型,最后在“字糖”的最外侧用一块巨大的黄豆粉片包裹起来——这样,嵌字豆糖就变成了一个“长方体”。在拼字过程中,艺人要保持豆糖原料的温度、厚度,制作过程手速要快,否则“字体”会变形。
& g! {* Y/ A4 S# h3 E* H$ {: a3 M
; N( L( ]) [( ^+ z
. n9 b' t1 k) G* h# S+ x; P之后,制糖艺人进一步将“长方体”拉抻,再用刀将其切成薄片。这样,豆糖中的福、禄、寿、喜等字体丝毫不乱,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5 L" O( b& m) K7 r9 D3 O8 i1 T
: [( F. x3 h: _0 q0 }, j3 k
7 i5 a4 @( G' [( s0 N) Q, k
在祁门当地,逢年过节都要蒸糕做糖。做糖原料有冻米、芝麻、花生等等。其中,松软宜人、香甜可口,寓意美好祝福的嵌字豆糖更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2020年,祁门嵌字豆糖走出国门,在阿斯塔纳世博会上亮相,以精湛的工艺,浓郁的文化气息,博得了广大海外友人的青睐!
! ~: Y. B* v. x9 ]: J0 r4 Z(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马荣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