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生活着一种沙蜥。它们有时候会是这样:$ y0 J( j" ~5 A
; T; y+ b, n5 b2 ^' }5 v3 ~2 ?
: F1 \ }2 \( G6 ?4 `
. L! A$ f5 R$ H; e
2 U8 F1 r" ^3 a, o- h$ j T
是不是很吓人,有一种《生化危机》里裂口怪的感觉。1 L" c# j6 w9 r, k8 S" n } D% T- B
& f g) e* D. e8 c1 G
: B+ V3 v, g4 d又或者《怪奇物语》第四季里的agama:
2 e* W2 e V5 B( Y9 A* _3 P9 @3 n) x$ C ^( b$ \% q
) }) X: t, C* R
它名叫大耳沙蜥(Phrynocephalus mystaceus),需要的时候会展开它的脸颊,露出肉红色的耳状皮褶,边缘处还有“尖牙”(一边大约有56-67枚),就像一朵盛开的食人花。
# `% i z) S5 Y% X
. c }9 h# R( m, s9 e9 Q; ` # o7 w( \: N8 ~$ T
根据新的研究,这种“裂嘴”行为就是单纯为了吓退捕食者用的。
4 V; P) E4 G# j( X% y9 _' D+ c之前还想过,这是不是一种吸引配偶的行为,但研究结果被排除了。科学家在新疆图开沙漠捉到了一些雄性和雌性的大耳沙蜥,观察它们在配对的时候会不会向竞争对手“裂嘴”,后来发现并没有一只出现这种情况[1]。
* w9 R$ n( {' W+ O6 Q但是,当科学家向大耳沙蜥展示掠食者图像的时候,比如老鹰,有约 3% 的沙蜥裂嘴了,换成其他种类蜥蜴的时候,这个比例跃升到了约12% 。$ x& v3 D( N0 a
4 m2 Z, [& J) ~- I
( U) J) W2 F9 {
最容易触发“裂嘴”的是人类的索套。如果中了陷阱,有约 84%的概率触发“裂嘴”。也就说大耳沙蜥这招就是为了吓人的,感受到的威胁越大,它就越容易裂嘴。' j: Q# H0 y4 Y
它的主要食物就是昆虫和植物,也没有毒性,对人类几乎没伤害。( g' H# m6 v4 d9 l4 ?$ Z3 Y/ t( O
相比之下,褶伞蜥(Chlamydosaurus kingii)也有类似的身体构造,但就没那么吓人。7 r, m' A1 ]/ O; _
8 c/ k8 w! a* O0 H% F. w
. V5 ]. Z8 ?! h' Y. f' \0 `7 I+ m
看来这肉褶的位置和颜色很重要,长在嘴边,还是肉红色的,可以有一种“血盆大口“的感觉;长在颈部,还土不啦叽的,就跟斗篷一样……8 y" E1 a( ]& f& [0 X* T
! `$ y6 C5 t. f/ k8 F: J& s
; C5 D/ E% E7 Y4 {- a g% a- L1 x
闭上嘴还是个可爱的家伙呢 ಥ_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