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的一天,一辆卡车从陕西延安南门出发,载着25人,向劳山方向驶去。
0 l, H s8 b$ B( r1 J/ w. ?: X0 x. v$ v6 r4 @
驾驶室内除了司机,还有一位剑眉星目,穿着军装的人员。, S' `, a( p. M$ l# L2 n* F' p! |+ h
- X! T a/ W/ @$ ?8 p2 N7 g& V
只见他十分警惕地观察着路两边的情况,提防着路上遇到的陌生人员。7 @$ b* c9 d0 c+ B
+ _1 n! G/ c; Q) F+ n, I: E按照既定路线,卡车渐渐驶入劳山北麓的湫沿山峡谷,这一片地区山路崎岖、路况颠簸,他要求司机加快速度穿过这片峡谷。
3 G r# x+ D N. E l k# K' m$ |3 z0 v9 V/ Y
这时突然一声异响响彻峡谷,紧接着密集如雨的子弹射向卡车,车上人担忧的遇袭局面还是发生了。% t( @9 q; a. p- |6 z9 \7 L
7 F0 B `/ n2 e l2 |3 A. c7 }
卡车上的25人立即加入战斗,然而敌人潜伏在暗处,公路上的卡车成了靶子,惨烈的枪战过后,卡车上的25人仅有四人幸存。5 m2 \: V q1 f$ U: I# X8 M. E
/ j1 h% Q- Q: B: ~# l1 Z1 }! r
幸存者之一,就是周总理!
; z3 R7 r! {4 N ~9 i
0 f5 t$ ~& ~# h5 S D- v0 ~为保护周总理安全撤离,11名警卫壮烈牺牲。
% L4 M( |8 w. f( L
% {, ^) r2 N& j" |1 p那名头戴礼帽的人而员,是扮演周总理的替身,更是身中六枪,死后仍被敌人捅下二十多刀,惨不忍睹。
1 S* y! w& `; a* m$ g; g0 P3 O! d8 M2 V4 }1 m
这起震动全国的劳山刺杀案,是针对周总理的刻意袭击。
& v. w; c! L! v, z3 r7 g: D" c; C' j/ [
事后,边区保安处派出专业人员进行案件侦破,结果发现这群刺客的身份大有来历!
4 d" @+ }' C. Y6 B8 w; g! ~: M! K# F3 U; N& Y! r
那么,在敌人数倍于己的刺杀之中,周总理是如何脱险的,而这群刺客又是遭受何人指使?
" F0 l" y. ` N- X2 Z4 r# \
" b( p- Z4 \& d1 F' V/ E. r1 ^- a8 a2 r4 W5 H+ i
" A4 T% P4 T, S: x9 Z1 F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明说。
3 |0 q# j- S' R. l西安事变停息,周总理同国民党代表进行谈判1 ~+ b% \+ Q( I9 R* U) e8 [
# C) s4 [5 r* u$ Z/ H9 ~& L5 D1937年元旦,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红军停止向中央军及马鸿逵部军士进攻的指示》,停止了对中央军的进攻,推动和平谈判。
! b8 N* E- i; H9 N7 ^$ X
2 x# K/ y$ K3 ^( c ?从同年2月开始,周总理等中国共产党代表多次与国民党代表蒋介石等人展开谈判,促进国共两党合作。
/ n( _) b/ e0 b: G! t
T) }. y/ V& @: s7 o9 k周总理遇袭时,正是西安事变停息以后发生的。 A0 y7 H* m7 H# i. K% T$ P
& C: U h* q9 e. Q: q同年4日,在听取周总理汇报以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再派周总理和国民党代表谈判,此次谈判是讨论红军改编问题。8 ~" F" s: @& o2 \' l
' z! N- D& D- C8 K! }' ?) t这次谈判原本计划派出三辆卡车,用一队警卫护送,但计划临时出现了变化。/ U- w) p' F- M. A" V- q7 _
7 i6 \: V! h9 o. ~; U' h因为临时情况,担负护卫任务的两个警卫班乘坐两辆车在同月24日先走,周总理则是在25日启程。! A L8 Y" l' d% Z6 w
, B, \/ v. W% G) k两个警卫班乘车离开后,护卫人员减少大半,这为接下来的遇袭埋下了祸源。
( l& @5 k- E$ m' U2 S& h
" L( q m: Q& [/ M- y% ]
6 }* @! ^! m0 m7 s周总理 5 S: S: x0 O; X |4 W
0 c& [5 Y1 Z4 I0 b$ W9 h& ? [& W$ Z) t& H7 N
* H: T: o9 M& Z r% O* R2 D
当时,除去其他护卫队员、记者等人,与周总理同坐一辆车的还有延安卫戍司令部参谋陈友才,他还是总理的随从副官。
2 e; ]9 ?% m8 y! D1 V7 P3 k/ T6 Q, l0 }
出发当天,周总理和随行人员一同上车,周总理和司机坐在驾驶室内,其他人员坐在车厢内。8 ^6 w8 S6 T) I5 T
+ O g8 T. J% g4 x. r
对警卫工作认真负责的陈友才提前做好了准备,身穿一身呢子制服,头戴礼帽,脚蹬长靴,穿着十分讲究。8 |& s5 b8 x J5 k# S4 o7 `) A1 E
0 X' E4 g2 Z) B* U! `: g4 G而周总理则一身军装,看上去就像是一名普通的警卫战士,这样的打扮是陈友才特意要求的,正是这样一个要求,才让周总理逃过劫难。, ^' H. v5 o2 H8 b* ` H
- H% ~2 Y- ^% u, C7 V$ s; ~ z( [$ k
当天上午9时,卡车从延安的南门兵站出发,出行人员和延安同志们告别以后,便踏上了和国民党代表会面的旅程。
# w# ]# n9 ~' N# @2 {
5 L8 ^- x& t! m9 q2 N& d& E2 N3 U警卫战士们严阵以待,他们坐在车厢中观察着车外的情况,没有放松警惕。( C3 g1 r' X U
! a+ h" M+ q$ ~. f- ^# W6 E
陈友才坐在车厢内,用目光扫视着车外,保持高度的警惕,这位27岁的铁血战士,用忠诚和生命守护着周总理的安全。+ h! h2 _$ u$ h2 u
0 M3 Z+ K$ B1 u
$ M1 i& L8 W( R3 Z' I
抗战初期的周总理 7 l$ Y, q; Z: a1 s, H. `& c5 @
n4 m/ o' l9 s7 R- p
- A9 D) r8 Z1 q+ i1 s+ A' [, Y
% ~* t9 R8 l! [5 T
汽车驶开延安,慢慢穿过我军驻地,沿着盘山公路朝着目的地驶去,路过了树木葱茏的劳山。
! |# J* m5 S3 ~6 X* K
/ _! G, q2 @6 |. k6 P劳山地势险要,这一带人烟稀少,常有商户在此地被土匪抢劫,又过了一会,汽车驾驶到劳山北麓,意外发生了。
" u S! h. ~+ Z. `, t! z R途中遇险,周总理在警卫员掩护下脱险
" ` M3 p# I s1 W% A; z
: o) q) E! s; |' ~2 u途经土匪出没之地,警卫员们更是神经紧绷,严阵以待,时刻准备迎击敌人,守护总理安全。
l5 W/ `, b2 d! q4 k/ ^5 k6 x7 R- v3 U
繁茂的树木遮挡了车上人的视线,陈友才等人依旧没有放松警惕,观察着周围是否有异样。
/ K/ _ t& o" g
) ]$ a% b( u+ w) Y突然一声清脆的“叭”声传来,突如其来的响声让警卫战士们有些疑惑,他们分辨着声音,寻找声音的来源。- k* ?4 j- N) i' E$ D5 A2 \/ p
% t8 S t q$ ^, [- W$ |6 @2 U警卫员刘久洲听到这个声音,怀疑是鞭子声,但此处人烟稀少,并不是一个放羊的好地方,听到刘久洲的猜测,一位同志立马提出了质疑,这里怎么会有人放羊?
8 }9 S" d2 u/ L' D m i5 }" N' z
; y* N6 e, u% P8 A: H& w3 l- G( a
陈友才 3 b$ |0 A# p# E- {. @! W/ L
) p% d3 [3 P+ }: X- l8 J5 D8 \5 n! T" G9 e% j9 S
4 C, N" H+ r, g7 O8 ?8 f I正在战士们说话之际,一阵枪响传来,密密麻麻的子弹朝卡车射来,一些同志身中飞弹,血染当场。1 f F, E: I+ } f |
* ?; c/ A3 ]) j5 t3 v: x7 Q战士们立即投入战斗,一场发生在山间的激烈战斗就这样展开了。; o2 N0 {! f+ N$ f* D
) _2 B0 a. v! E1 \8 u+ a1 V潜藏在暗处的敌人向驾驶室进行了扫射,司机身中数弹,他不畏危险,依旧开着卡车向前冲,试图帮助车上其他人员脱离险境,但又一波子弹袭来,司机牺牲在方向盘上。
# f7 s/ D, s* N; z
) M7 k" T) X1 ^周总理临危不变,卡车的轮胎被暗处的敌人破坏,卡车无法继续前行,他当即推开车门,俯身伏在前车轮胎后面,冷静地观察着现场局面,指挥战士们战斗。
3 U! [6 ~3 v2 E% c/ E" q* w5 E9 ?5 Y% r7 J
100多名潜伏在暗处的敌人,用猛烈的进攻袭击了多名战士,看到刚才还在谈话的战友失去生命气息,幸存的战士们满腔怒火。* l" }* I. t, ?5 _: \" r: k
& v( F- j. \) w3 q: P' ?. H: F
张云逸副总参谋长面对危局,一面下令要陈友才和其他警卫员下车掩护周总理转移,一面命令其他战士分组与敌人对抗。1 o5 G; L( p# _$ x2 Z$ W
4 p# d; \- w. W* i4 Q9 {$ ~- ^4 R% Z9 M4 v. x2 J& M B. l
张云逸
) m# Q' k" |/ _6 e" i$ ^) X9 O; \* O& \! w. G
; q+ o& U, G6 j1 o0 [, \' j2 t2 [9 K
+ L! F. J9 }7 t- C) x
心中满是怒火的战士们听从指令,他们把自己的生死抛诸脑外,立刻投入战斗,积极与潜伏在暗处的敌人对战。
% p/ X! Q' a4 V# t5 L! L( H
4 F- P5 V. T0 q' y敌人显然做了准备,他们在正面修筑了工事,还从后面、左面开火,对卡车上的人员展开多角度射击。
; I- Z' R& a3 n0 b
0 |* n3 H( v9 k" k然而战士们不惧生死,面对敌人正面、后面、左面的进攻,他们顽强反击,顶住了敌人的猛烈进攻。. v4 S R% G* R8 u" f; w
; C3 a% H1 N' x* Y# w! Y' r% w敌人还妄图活抓战士们和周总理,他们一面高喊着“抓活的”,一面试图接近卡车,但警卫战士们用生命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w/ R0 e c0 {6 o- I8 i
# Y! [$ }# ]/ v, V
在警卫战士们的阻止下,敌人无法轻易靠近卡车,然而局势愈发危险,敌人数量占优,卡车上的警卫战士们已经有所伤亡,撤退是危机局势下的理智选择。
8 W$ J) o) O+ ^+ j, g g) {6 | G7 f7 w, a) J
为了成功掩护周总理撤离,陈友才观察着敌人的部署,不慎被子弹打中了腿。+ K, { I s9 ]" Z' I
! r, E, }3 W8 b3 C- F
1 {7 D }; Q1 u2 m; e; T9 s8 [* H8 Z# `
经过观察,陈友才发现,敌人虽然部署了工事,从多个方向展开了进攻,但右侧没有敌人,如果掩护得当,周总理能够撤退至右侧树林,安然脱困。
. e1 s0 I/ Q) K! m& q. d, n4 @& @
/ i9 b- [# M& G因此,陈友才果断地命令警卫员掩护周总理撤离公路,向右侧树林撤退。
, \8 k4 T l% q ?9 e& ~8 K; S/ h- D
% r% ?/ h5 T: T n* Z0 n0 |4 a不断开火的敌人没能实现抓活人的目的,眼看着已经有人慢慢撤退,加大了火力。
6 G, |7 Y* e0 \9 @* s6 ^7 \, b2 i% }4 i
敌人看到一位衣着讲究,正在指挥战斗的军官,遂用猛烈的炮火向他打去,被敌人猛烈的炮火打中的,正是提前做好准备,和周总理着装相似的陈友才。
5 K! L, S& H% L, G; a4 b; W1 }7 r5 m+ f! ~, S
一发发子弹射向了陈友才,原本就已经负伤的陈友才又身中数弹,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 X1 H% \) O$ V, ?: x* R% L
' l% |. {' n% B: L. w! k8 W吸引了敌方火力的他,暴露了自己,保护了首长,在生命即将结束之时,他仍坚持指挥着战斗,同与敌人作战的队友们站在一起,为周总理等人成功撤退争取了时间。! r" f/ U t8 T6 g2 ?4 ^
+ M& b( e% \( w( b% k
: }3 [+ K7 S. e+ t# m& m% a# l2 C# C" c+ z
期间他尽量模仿着周总理的举止,用周总理的口音指挥,并不停地和敌人作战。
7 `/ I- b$ A: t: x; ~3 j
% |, f; I% o& T q3 |/ ?顽强的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X9 H+ i* \% G# ?# d0 K6 E
2 T/ l9 {- A0 A% ?/ T敌人在数量上数倍于己方,死守战场的战士们打尽了子弹,敌人涌了上来。' t1 O. |, ~9 Y; s+ c; h
. \4 P4 t$ l$ }( q: ~7 \
刚才在枪林弹雨中指挥若定的陈友才,倒在了血泊中,敌人看到他特殊的打扮,冲上前检查他的身份,陈友才提前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放了周总理的名片。: T9 z6 @6 s) r% @" t2 g
, n& W) t+ D" _2 c% U. K! ?# e翻出了周总理名片的敌人,误以为在战斗中击杀了周总理,他们欢呼雀跃,又在陈友才遗体上连捅二十多刀。
& E8 r. |0 U7 R9 k& ?# a$ s
" D/ F0 g- b: ]' Q* C( ]; v. c这一战,副队长陈国桥、班长邓庭荣等人壮烈牺牲,刘久洲等人则身负重伤,包括周总理在内,一行25人只有四人幸存。
( V* k" @- Y+ E- X& w
7 D6 C& {* k1 ^周总理等人进入繁茂的树林,徒步回到延安城外三十里铺的政治保卫局检查站,脱离了险境。
$ C! T6 J+ q7 E1 C. N( f& O% Q7 @9 ]
- `# B+ i* F3 x0 |! J周总理旧照
& E9 S% k# X# ^5 U) k- f' G
6 U9 T3 u* j) ]) P- s' ?- B O; T& u: ~. G
& T1 b2 X ?. _+ P
得知周总理一行人遇袭的消息,延安增援部队快速赶往现场,但狡猾的敌人在袭击过后已经逃窜。$ l" i( R' q e2 q9 T
' m2 }2 }8 w4 n在增援部队赶到现场时,现场一片狼藉,只有被子弹打穿的卡车和殒身当场的烈士遗躯。2 x+ b% O$ ` I5 D* ^; U
- i- ^. p0 C" \; s
烈士们的遗体、遗物被妥善处理,次日,红军参谋部就为烈士们举行了追悼会。( b/ F4 g2 g4 i7 `( b( Z% _) d
c6 @5 @; t, v事后,面对染满陈友才鲜血的裹尸毯,周总理泪如雨下。
) ~* L( l% E( B1 x1 K0 k7 d
" O8 I" r7 ~" b/ [) K4 ?6 j s7 n) d周总理劳山遇袭的事件震动全国,彼时的周总理是中共中央副主席,身为党的高级领导人,他的行动、计划严格保密,为何会在劳山遇袭呢?
- T. I3 ]+ N, {% a4 L( d! R% }' K/ L3 c: J
边区保安处为找到案件真相,派出边保侦察部部长谢滋群进行案件侦破,案件真相渐渐浮出水面。6 J3 a9 ?: f# {) Z/ f
) @5 I/ r* T4 S9 G- }+ Z5 \8 |+ t z# I$ k: O- l+ e, m; W
毛泽东和周总理
: `% b% R: H2 O- m% C+ @0 l7 A0 ~8 m+ g( B2 b8 z" K/ h6 h
( a8 h- K2 u- ?6 a
案件渐渐明朗,袭击周总理等人的凶手浮出水面
: l" i0 \' ]+ [$ a* \2 f; Q9 c/ b$ U0 I
为了保护周总理,在卡车出发前,保卫部门做了充足的准备,计划出行的三辆卡车外形一致,很难辨别哪辆坐着周总理。% r+ s- x% l+ o- u0 W) \& G: P6 v
% ?/ v b, _( x* q$ b8 b+ Y1 G( z0 {% {出行计划也并未完全告知同行人员,甚至随行人员在计划的前一天都不知执行怎样的任务,为何还是出现了袭击事件呢?7 v2 m. S( w/ ^* q6 h% t9 h
4 E. {( w0 S$ M2 }2 |5 K5 V对此延安方面展开了三方面的猜测。
. m O7 B4 q1 @
1 u0 d2 C B9 I# B: J; g其一,此次袭击是敌人有意为之,凶手可能是日本特务或者国民党亲日派。
, Q7 I! S+ d. Z* c' x" _
. Y8 M5 f5 u2 @" H/ B0 R2 o其二,敌人袭击可能是单纯的土匪抢劫,目的是抢劫财物、武器。+ b# U) V, K9 u" K
# C- P/ w# b: e8 ~" e' P$ d4 L5 V2 w( ^# ^
其三,敌人目的是破坏合作谈判。
& N$ ]2 N" g( F
+ [$ g9 D+ s! e7 f K- y1 n! w谢滋群领命调查事件真相,为了查出真相,谢滋群决定派出战士“深入虎穴”,让调查员进入匪区内部调查,以获得更加真实的情报。
. W: c: A+ S5 h' K, v: l6 d- b8 b
g4 d" H4 w* |& F0 L( q( R- A经过调查员和谢滋群等人的努力,很快调查人员就从群众口中获得了关键情报。. A' h$ N4 h# x; z: V
6 x/ h' ~ ?7 X
# Q; Z8 F# }4 J) @9 w谢滋群
, E- `3 F0 X) g( C4 x: [3 M! a$ n/ i% w: y A1 G% b& C
4 A5 z$ f' t9 \3 q6 a( _& [
8 R" z; {+ B& d6 ~+ j7 p' Q4 `6 s) r$ l
一名姓李的老汉是周总理遇袭一案的目击人,此外他还认识出现于袭击现场附近的土匪,这个土匪名为李青伍。
" |5 d! d8 p7 u+ Y
3 V) L. f/ Q* n李老汉的说法为调查人员们指明了方向,加上潜伏匪区的战士们调查得知,匪首李青伍近来行为反常,家中很少出现他的身影。
% n5 p$ p7 V" y( q+ {" n
! M m; D5 [0 s4 G0 b9 h) p( u两条线索结合在一起,调查人员们将怀疑的对象初步定为土匪,按照这一方向,调查人员们秘密逮捕了常常前往李青伍家中的李凤山。$ z1 \: Q3 }2 d' J8 m
( x* @1 Y' T+ v& I+ e$ u! Z% o' \1 K
调查人员们没有打草惊蛇,他们通过审讯,从李凤山口中成功获知了事件真相,这次袭击就是李青伍等人所为。. y/ B7 L9 c2 @3 R# G3 Y4 W
. N& V5 d, l$ h+ d2 @) Y5 ~7 T2 Y那么匪首李青伍是如何获得周总理的动向呢?
% v9 c+ U1 W2 w( l# [* D& {
& Y6 \# c' E1 z: e9 @% N/ z一个名为冯长斗的人吸引了保卫局人员的注意。
" E5 _9 Y, }, _& V; u
: Z' S/ M3 h& @7 h0 y0 p ^5 s尽管计划有所变动,但周总理等人的出行计划还是被敌人窃取了,窃取这一机密的就是国民党顽固派派遣的特务冯长斗。6 a% @9 t' I# C9 N5 I$ F8 ^
2 N N* G: R; g6 U1 o8 `" \6 `" I: P; b9 h, z
周总理
' D' A9 a4 k" l4 \% a; ?$ S/ Z0 w9 Q+ I- |& L$ f: l8 S) o
4 P, M, Z: G! W
& m. I4 b6 C: ~; D* Z( O. R; T冯长斗被李青伍安插在延安南门,观察着来往车辆情况,他看到附近有大卡车停放,又得知了共产党与蒋介石将就红军改编问题进行谈判的事情,于是就向李青伍报告了这件事。
, \# k. ?: ]. x7 l h
# H" ~+ i& Z3 z. D2 r4 d) W听了冯长斗的报告,匪首李青伍推断,共产党领导将在近期动身,他决定借这个机会打出名气,让自己声名远扬。
$ X' ]& N" i" p% J- T; O7 A2 o6 t3 N8 q* d
李青伍率领近200名土匪前往劳山,并对土匪进行分组,调派人员放哨、埋伏,一切准备就绪后等待着卡车到来。: Q ^$ M4 P0 M1 S
' F. z8 Y) X4 r: p李青伍的所作所为吸引了李老汉的注意,这个本本分分的庄稼汉时常在劳山附近砍柴,在李青伍带队布置伏击时,他正好看到李青伍一行人。5 y% J9 Z1 b, f, I8 Z0 a5 D5 d
" ~7 T2 N8 v! F5 y
李老汉知道这些土匪喜欢抢掠财物,他以为土匪们这次又要抢劫路人,自知惹不起这些“瘟神”,就赶紧离开了现场,谁知正是他的这一经历,为周总理遇袭一案打开了突破口。. M9 ]+ G& Z0 J4 I% a2 x
; j! U5 {6 O+ H2 E' ^
, \/ I* |7 @% N7 G$ D0 M
行驶在山路上的卡车 & U% D0 U& p& T& ]8 ^6 _
T2 F9 s% {3 _7 a5 T
9 v5 q8 O% H3 h: ^& _5 S0 B% T/ }6 c q) t/ Z2 x* Q( i
这些土匪在当地作乱多日,在中共中央迁往延安以前,他们就是危害当地群众生命、财产的一股力量。
9 U5 T0 g9 R" k* ^0 l. _" A9 ^* G# v; D
针对匪徒们的恶行,陕甘宁边区党委曾开会谈论应对办法,决定一面争取一面清剿,建立了南线剿匪司令部。: F! k2 Q( W* {8 V) \. h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土匪有着不同的组成,既包括惯匪,也包括民团,其中惯匪首领是哥老会大爷李青伍。2 ^- }6 v, k+ f/ I, S* O
; y2 L% x/ P. a M. L2 @
两股势力也有着相同点,他们都熟悉当地地形,所以能够利用地形展开劫掠。
7 w6 n6 s. B4 V+ e6 W, b4 d& N: B" S+ v5 i x" j7 D
其中哥老会是一个秘密结社组织。5 F& S1 q' J# j4 x% [2 C
. V' M5 W/ J$ J8 j中共中央对哥老会的态度在1937年前后发生了转变,中共曾发表《中央关于争取哥老会的指示》等内容,表达了对哥老会的友善态度以及争取哥老会的策略。
& q; d8 ?$ R, A! g: K2 @6 T: `' K5 z. n" u& x
当地惯匪在剿匪部队成立后,用暴行向剿匪部队示威,参与剿匪的中共剿匪部队司令吴台亮申请增加剿匪力量。
: S+ x# c q7 J7 m, V
0 z, ?9 N* F) A* D6 @+ P7 x
8 B5 e @) K! Q5 {! B; e
" b2 H/ p0 l' U, U5 q; r( w
( m" a6 T. P9 z3 b5 {% t& e4 B2 z
在剿匪增援到位以后,民团试图依靠李青伍的土匪队伍,吴台亮毫不留情地逮捕了民团头领姬延寿,并根据政府指示展开下一步行动。- w& a" x! y2 v0 z5 ?: W4 f
& {+ T+ a, I$ f. X
剿匪司令部政委贾腾云原来也是哥老会的匪首,在吴台亮行动期间叛变,与土匪勾结,还试图拉拢警卫班班长李天杰。7 r B' g' W6 x7 ]7 i
5 L/ W9 C+ v. |9 X8 I: q/ h B6 |李天杰没有被名利诱惑,他忠于革命队伍,将贾腾云叛变的事实报告给上级,吴台亮抓捕了贾腾云并将其送往延安。
' W+ L; m; [! q& l8 h* T) S$ _) z# D: u5 p& f6 P
吴台亮提出建议包围土匪,缴获他们的武器,但边区党委下达指令,要他们“继续掌握情况。”# u8 ?( m7 ~ P7 T \3 R& d/ e* k
6 V" s# f! p) ?- S! w! k周总理遇袭事件发生以后,中共对哥老会政策出现了转变。, F5 L% d3 j% B- F" m! i+ s
! X' s* f0 A3 |3 B* m
1937年7月,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下达新的指示,限制了哥老会活动,把哥老会区分为苏区、白区,对苏区的哥老会给予更多关注,关注其封建性、落后性和成为反革命工具的可能性。, a; X4 X7 u' D% N2 q
/ Q* M; [, f' _! f9 w& \! h/ H
7 j6 Z4 w/ u* B& ]' B
' N, z# U! U& {* h5 ~& t吴台亮也就此事在边区党委会议上提出剿匪意见,随后剿匪工作全面展开,这股在当地横行霸道的邪恶势力,最终被剿匪部队消灭。
0 l9 T$ ]! y9 S. ~' }" N
+ i8 d6 p8 h3 k h4 ^李青伍部的匪徒们,成为剿匪部队的“刀下亡魂”,无法再在当地行凶作恶。* D- j$ c; J2 @& k3 W7 F
, Q* l( m9 U4 B$ `/ o# u+ `3 X! S
在剿灭李青伍部队的同时,剿匪部队们还消灭了附近范玉山等土匪势力,使得边区环境大幅改善,维持了边区正常秩序。
$ T C6 e8 _8 ~6 {2 r3 v A+ ^- E% G$ ?6 ?
为了保护周总理等领导人的安全,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警卫营,还强化了延安的治安力量,经过剿匪,强化治安等行动,中央领导人的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1 r! Q V' d, u i, h. ~! w8 f, l) T
* t. g0 s+ U+ R$ s8 u; X
! ?" E" G" j6 Z/ V7 o( ^7 V0 c& n) }% ^ t/ Q. M
而周总理每每回忆起劳山遇袭,就说到:“我一生遇到过许多危险,在劳山的那次是最危险的一次。”
1 T; i. L) U% |4 {
" h% i6 H/ p4 K' W/ }5 D# i周总理离世以后,他的衣服口袋里依旧留着一张已经发黄的,写有“劳山遇险,仅存四人”八个字的旧照片,缅怀战友。
8 c, d$ x& Y! r5 F# ?5 d9 Q' e( R l
* O9 P! o- ^ Z( ]9 f6 j土匪凶狠,枪炮无情,警卫战士们却用生命守卫了首长的安全,为守护周总理逝世的陈友才等烈士,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j2 x: k+ V! m+ F8 k9 E+ h
编辑:pai
2 P; h4 ?$ ~% g; U责编:林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