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 O7 M8 G# G5 [( ]- t4 f0 `6 w已经是少子化的形状咧...
8 b; E1 |, Z3 I& k
2 I0 C& l% P4 @福利社会这事,要早转。
: x) ]: j* u5 y g晚转了没意义,因为人口过于萎缩,公共服务资源已经相对过剩了。
+ b1 I+ Y- J7 |4 r* t- L4 f; u这时候你想投资新生人口的福利设施都没地投,一堆空的幼儿园你投什么?
% K4 ]' b) j7 `- |# o, | I养老院倒是需要你投,但投养老院的收益太小(国家角度),本质上和负债补贴没区别。; ]0 E- P5 y" t0 x5 a+ k
有点像炒股,过了那个点,再有钱也只能补仓站岗。
# a5 _# X5 l: {: v6 o' p! O. J3 R: s$ p/ B. A0 ^3 w7 L0 Y
韩国70年开始准确统计出生人口,七十年代基本每年出生个八九十万,总和生育率3左右。
# q2 B. y9 s3 `& I- K7 S一方面有卡卡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特色,毕竟七十年代欧洲也有不少2.5的生育率。+ J9 D$ [5 f- \ J) M: |
小将的八十年代就有点不行,年出生从八十万很快下到六十万,生育率开始摸到1.5。
" K- Q" }0 h# B# t. ^7 r" t其实全怪小将也不对。韩国62年就开始搞相对柔性的计划生育,七八十年代逐渐加码:提倡小家庭、奖励独生家庭、流产绝育合法化、对单孩家庭提供住房和生活补贴。+ Y; x+ x3 U- I$ J. G
小将只能说是萧规曹随,毕竟卡卡是唯一的太阳。
6 q7 I, z1 | z! l; L% H$ g结果这速度有点快:81年韩国政府定下目标,要在88年做到2.1的替代率;结果这个目标在83年就完成了。7 t7 K4 F1 q. ^
所以88年到98年里,白马和YS都稍稍放缓了点柔性计划生育的力度。这十年里年出生人口不仅稳在了六十万,时不时还能摸到七十万。
- g. g: P+ p& t9 s9 @- G% e' C- a& O, v& w# D
转折点应该是95年以后。
& d+ h, L1 H, J3 b, q和咱这一样,韩国政府的想法是:! k9 [4 H# B9 }, n
好了,人口控制的目标已经达到了,现在感觉还有点缺。屋里国民们,请放开生吧。
, J3 Y/ ]+ j& |4 H- Z' `96年韩国正式放弃控制人口方向,转入鼓励生育。2 {/ i. q* b8 B. P$ Y+ @: b3 O
但现实是:人不是货品,也不是市场交易,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L6 q! C, z5 O' c) f# t7 K6 q因此对人的抑制措施,不是简单反过来,就能成为人的刺激措施。
3 F1 E/ ~7 x, y" ~+ D- C5 C7 C韩国人没有响应政府号召,出生人口开始逐年滑坡:2 ]$ e1 D# Z; I- Q! j
95年:71.5万;: K# S$ b" U2 M6 y$ j7 |: e
00年:64万;: ^* Z* l2 r2 e" \
01年:56万;. K" I ?: v9 s5 A; q- G
02年:49.7万;
% `2 c6 e/ b0 N05年:43.8万。$ Z' @# N, g' G" N3 K7 B
韩国政府拼了命地拉了一波,07年甚至冲到将将50万。4 _: Y) J; O ]
但在16年,还是掉到了40.6万;1 O" c2 D U4 r- J, O) @7 _& e
17年:35.8万;
8 v0 Z/ b- Y1 G+ T# Z z! d, j9 P( X18年:32.7万;
$ b, y; i- F3 ]- ~2 M19年:30.3万;: k; e5 q- R! a" n1 ^
20年:27.2万;
. c# Y5 i: x" i5 i去年:26.1万。9 S+ D) Z, E# R- b. \7 \' O, @/ T4 V
05到16这十余年没拉起来,之后的颓势如山崩。
( |$ ~: _0 p W, I! c
) S( A \$ b3 ?1 r8 S6 N3 _" r典型的就是生育意愿。. g& Z/ \9 `. g; \" c+ B
韩国已婚活跃育龄期女性里(注意是已婚,29岁以下),47.1%无子女;7 @4 I: C+ X. ]! j
在总的已婚育龄女性里,52.8%无生育打算。
' B3 X3 @& R3 |0 ?5 B要知道韩国去年才19.3万对新人结婚,结婚率有史以来最低。( y; d: k3 \& |" }
所以看似韩国纸面上还有约1100万育龄妇女,但真正有效的育龄妇女可能也就三百万。: d- ~3 |! [- S& {) L8 f! F, C
大韩民国五千万人的未来就挤压在这三四百万女性身上。
/ }+ ]/ t- [6 B1 Q我觉得没戏。& T; L$ h" p/ Q: v
7 J3 W Y- M3 S一旦崩到这种中长期不可逆的地步,公共投资就没意义了。+ ?, r u/ b3 K$ S* V7 K
你在人口有需求的时候不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于是人口“自我调节”,自己萎缩了,公共服务供给就“过剩”了。. Y* Z* L V2 W' T+ [
韩国很多中小学都是在八九十年代建的,对标的是六七十年代八十万左右的出生人口。 l; W! e t5 v4 P) d3 T! x5 c
现在只有二十来万,肯定“鬼校”一堆。+ S0 m9 C3 X- a* u+ g3 W& W- x
而且不要觉得需求少了就能轻易降低供给,公共服务的供给没那么好降。想想撒切尔。& t ? v* P5 a# C: W) l* r
大量学校要为不足的生源提供基础服务,钱肯定不够,质量也不好,家长学生教师都不会满意。
( N0 }; a8 ^- i1 x- W' c公共教育资源出现大面积空转,这又会反过来刺激私立教育的市场化和高价化。
) q- N3 J3 L( [1 j$ l逼到最后,出于财政要求不得不对公立教育大砍一刀,最后就是全民的长期损失。0 ]2 p$ _7 n( Q9 F
' _0 l) G, r/ m! ?* e所以我还是那个想法:福利社会不是洪水猛兽,不养懒汉不是美德。, n8 C3 ^* Q: u/ k( s$ V5 P3 k: s6 _
政府负债、把钱给穷人花,不糟践。
3 [- Y( u1 Z1 B' m5 h# t; Q咱现在的水平其实也养不起日式家里蹲,能把青年失业补助和廉租房做到位就可以了。
2 B" n) c6 M: v短则五年、长则十年,如果我们没向福利社会倾斜,那韩国的史低失业率必然降临我国。
3 f$ O [1 c7 o7 P: b其实东北上海已经是了。
4 ~5 A/ p! x; Y- M: \那时候年轻人就会有一种奇妙的体验:# V7 @) a! L2 D6 v
读书的时候,读的都是“少年中国”;一毕业了,看到的却是“中年中国”,甚至“老年中国”。
0 w" q3 r( v! l5 o6 Q于是锐气尽挫。
1 R! ]" U7 E; T, m* u9 U( z; Y. F& d" _! X
<hr/>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