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白昊天)8月27日,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全面电动化与绿色低碳转型”论坛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停售(纯)燃油车的基本条件,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和产业、行业来明确研究传统燃油车的期限,引导企业和全社会有序向新能源转型。
, p# g" _2 M+ `/ n. z" ]
9 |; v8 l1 A! @% C& o6 u- _% |! [' S( \' v, ^6 w- s
+ Z% V- M/ ^& M4 s& 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 图|主办方提供' p* N" P9 u# W0 \
; ~" t& x& e, d+ d
同时朱华荣还指出,从近二十年的发展来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呈现了良好的势头。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与挑战,为此,他还提出了诸如进一步加快新能源产业顶层设计、加速推进新一代电池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保实施燃油车的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平稳过渡等建议。+ @1 K. O) M! _0 I+ ?6 I
( P4 _* E* p, v& S" E在发展形式上,朱华荣认为,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跨越市场的鸿沟,市场化的进程全球领先;另一方面,后续的竞争也更为激烈。从产业层面来看,我国已经培育出全球最成熟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并构建起了全球最大的补能网络,持续改善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市场化的进程提速。当前,汽车产业的竞争也正在由原来的传统汽车企业、新势力和ICT企业同台竞技。; ?/ F I8 x1 _9 a
: R; D3 c3 i/ `8 e/ y3 Z& H
他指出,中国品牌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也加剧了行业竞争。从市场层面来看,在燃油车领域的市占率中国品牌并没有新的增加,主要增长的市占率靠新能源,今年1月至7月,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市占率占到了83.6%,创历史新高,也使中国品牌汽车的市占率整体提升达到了47.6%。( x, ?5 d5 |9 p/ T6 ?
$ G6 l5 H5 n B* s& T* x5 G5 l/ G
朱华荣认为,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原来的技术尝鲜,政策引导,迈入了大众普及阶段,逐渐成了支撑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 N% e" G9 K/ p) [# w( c$ ]
1 U8 E7 \/ u1 v! f其次,从新能源产品来看,产品不断丰富,品牌力在不断提升。现有新能源汽车的品种已经达到280余款,覆盖了各个细分市场。从中资协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满意度达到了80分,创历史新高。基于优秀的产品力提升,中国品牌也借新能源之力向中高端产品进军,溢价能力也较传统燃油车提升了5到8个百分点。根据分析,自主品牌通过新能源溢价能力,和合资品牌的差距正在缩小。 j8 O( A. h4 P2 \2 H# k0 d
, K7 R& z; K$ U: C8 w: t
技术层面,在续航补能等痛点未有效解决的前提下,REEV、PHEV将是重要的增长级和组成部分。从用户的心理角度来说和现实的使用条件看,朱华荣认为现在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REEV(增程式)正在替代燃油车成为真正的全域产品。
# d/ l O" e: x# [9 k
# C9 ]" I4 D) `# B/ W此外,朱华荣提到,新能源技术群的快速突破,正在加速推动汽车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电车方面,我国电动汽车能量密度在不断提升,电池的质量也不断地提升,带来了新能源汽车质量提升。新能源汽车平均百台新车故障率2021年较2020年下降了31%,能源补给方面高压平台、碳化硅开始进入发展阶段,慢充、快充、无限充补能技术不断发展,随着技术不断突破,新能源汽车将从传统意义的工具进入新型的储能单元。
2 {- N. ~' [/ |+ X+ F# k/ g$ K H& O+ h T5 ^9 V# O
但朱华荣也提到,当前我国汽车行业电动化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还是面临不小的挑战,如新能源领域整车的效率,原材料缺失,锂镍钴的持续涨价,加之资本持续扩张和原材料的飞涨,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衡,叠加市场批量小,使大部分整车企业又处于亏损状态。$ v8 i: _; Y* Q1 ]: _2 C0 l; g# A" m+ M
( G0 d- w8 m* A3 U" M# y朱华荣直言:“原来我们预计如果今年保持原来电池成本,众多的产品是有盈利的,但是现在整车企业的很多产品处于亏损状态。”
6 q" @) j- `. E a9 D" B3 m l! u" z$ ?/ o! s! S* {$ z& _8 u) b
此外,由于续航焦虑补能效率和安全隐患等问题,朱华荣认为产品市场期盼有新的一代电池出现;补能基础设施也仍需不断完善,充换电设施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新能源汽车发展。7 M5 I' J( R8 s! S
. M3 o3 {3 ~; ]& Y% _4 G+ ?对此,朱华荣提出四点建议。2 S2 P) n) u7 _& e( C3 T
+ O2 B% z3 n6 X7 W7 O g, ^& O
一、进一步加快新能源产业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新能源产业化,社会应用、能源结构等协同发展。
9 ^$ ]7 ~: a. I0 _3 Z2 \
' h. V0 h v3 v$ L4 X朱华荣提到,一方面电力系统与新能源产业要加强协同,统筹规划,推进绿色能源的使用,改善电力结构,实现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零排放;另一方面则建议各省市要明确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规划和发展节奏,避免汽车产业盲目投资和供需失衡。
0 L0 y1 B1 z( B- b+ m2 L! E3 F, ]% X. ]4 F
“现在最不能预测的就是各省市对于新能源汽车普及的规划和进度,所以这里我们对未来的判断,大的方向肯定是没问题,但是企业要做精准的规划,精准的投资,是需要整体市场的判断和细分各省市市场的判断。”朱华荣如是说。$ r. Q" d6 t- N6 {/ }# p7 A+ c
1 V; ]8 O* c' o0 d5 d
同时他认为,还要加快推进充电补能网络的建设,尽快解决上下游原材料短缺和行业涨价乱象,确保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T! H0 c* l% D
/ H* F' J4 f/ ?# q/ Y4 r二、建议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强合作,加速推进新一代电池的研究、开发应用。1 a) e- m% F6 R$ Z
; a; D# B( Q" w8 ]- J
在朱华荣看来,可以说现在这一轮和前一轮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上,我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但是从各方面的信息判断和我们未来竞争的需求,中国亟须新一代电池的突破,我们要聚焦到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的关键突破,从结构创新向材料创新改变,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安全忧虑和使用环境忧虑。7 X. s1 C* ?! b; r/ D' j5 J
7 C3 D! A7 N" a! ~6 ^三、 建议加快转型的步伐,将我国停售燃油车提上议事日程(不是马上停售)。0 h$ ^3 p, ?+ c# D# Y; N
/ I M7 a$ C4 X' t: L7 m如今,新能源汽车多元化技术路线已经很成熟,基本满足了消费者不同场景的出行需求。长安汽车最近做了分析,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全成本计算,新能源汽车假设以每年行驶两万公里,使用三到四年左右即可实现与燃油车经济性的持平。三到四年时间,四到五年的时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成本将会超过纯电动汽车。
" R2 ^" |6 {' J# r# O
+ \. @0 W$ J" `+ a5 G, }朱华荣直言,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停售燃油车的基本条件,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和产业、行业来明确研究传统燃油车的期限,引导企业和全社会有序向新能源转型,加快实现电动化的普及,电气化的普及,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汽车行业的力量。 ?, H% c7 T+ s* l3 K" a
/ X+ \$ \: `& ?; m他补充说道,不是说现在的燃油车全部要停掉,PHEV、REEV仍然是要持续的,纯燃油车停售的事情可以开始研究了。
6 v0 _' Z4 g. S1 C6 u9 R$ G' D' c- A
四、建议确保实施燃油车的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平稳过渡。; x( p6 t; }# A
9 A9 j! I7 F. R$ D0 D1 g朱华荣坦言,短期来看燃油车减免政策如果今年年底结束,明年一季度汽车行业的销量大概率事件就是大幅度下滑,30%甚至到40%的下滑。这对于整个经济的稳定是不利的,所以他建议,现有的购置税,至少燃油车的购置税延长到明年一季度,二三季度再减半,也就是说实施25%,是不是到明年四季度恢复购置税的征收?这样有利于我们经济的平稳发展。( b/ \! R) {5 l4 \3 T
5 p3 @+ ^8 \( c) _0 P/ ~! ], J编辑 罗东骏4 A" q2 w& V1 ]9 M1 H6 M3 L
3 V( T. J9 F5 C; T r L校对 卢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