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y; b1 F0 ^* u
6 r% d! o# k% w& G* T其实如果开发过发动机的人都了解,有时候强度问题好解决,可是密封是真的难。发动机因为强度不够挂掉的不多,但是要是有不漏水不漏油的发动机产品还真是难找。' A2 D( v+ G2 o: P
强度不够了,无论是结构重新设计,还是更改材料,亦或是增加约束,都比较有迹可循,无非是对关联件的影响、对布置的影响,或者是对成本的影响。而密封真的是极难。从垫片密封到油封密封到涂胶密封到活塞环气环密封等等,发动机上的密封面不仅多,而且环境工况、密封形式、密封要求都不尽相同。5 f6 o4 M5 K, N
二、密封简介& a" K" i' A0 B
2 U1 J$ o! i+ p. y) N" F& o" {此处概念算基础知识,直接引用百度:
) ?' \/ a: U3 t8 z; c8 x密封可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两大类。; g$ ~+ G8 p1 P0 R% s
1、静密封主要有垫密封、密封胶密封和直接接触密封三大类1 J( l: k8 h' z) @1 E
根据工作压力,静密封又可分为中低压静密封和高压静密封。中低压静密封常用材质较软宽度较宽的垫密封,高压静密封则用材质较硬接触宽度很窄的金属垫片。
4 g3 c7 X. }9 `2、动密封可以分为旋转密封和往复密封两种基本类型
2 \6 @7 }3 |" ^% I* E7 k( x按密封件与其作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是否接触,可分为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按密封件和接触位置又可分为圆周密封和端面密封,端面密封又称为机械密封。动密封中的离心密封和螺旋密封,是借助机器运转时给介质以动力得到密封,故有时称为动力密封。 三、发动机上的密封* S D. f+ @; q( O/ L
" ~% o" _& z5 T% O其实简单一点讲,发动机上最常用的有四种密封形式:
e7 |$ V0 F( [6 ~ k2 G3 ~1、垫圈密封:比如缸垫、催化包垫片、罩盖(气门室盖)垫片% m M5 f. m' M! X
8 h7 e, D; e, x% N& }
* P! S0 U4 x/ e. v4 `9 C: [* T; G% [! V+ S$ L+ x3 ~
各种垫片. f' G" ~6 E2 g8 R
: Q6 P8 }* }8 k9 d8 }* k" q3 @
2、填料密封:一般是涂胶,油底壳密封用的比较多,还有前盖(链条那一侧)基本都用这种密封方式;
' P+ c4 U2 ]9 h8 H. k! D
! s& r: M% p+ _5 A R( u
2 o$ u# R( E+ D/ j) A& L
7 m. D- U% X" `' @
涂胶$ g# }4 n1 Q* w h9 S) a7 b
* {7 b8 F7 r* G# ~; x; E; O3、高压密封:就是靠螺栓紧固件密封的;
" r6 Y6 J, T) n# S+ |9 Z. @+ n- f8 C) R2 N( n! c
- w0 u. X7 {/ l" m& @# E
4、机械密封(即端面密封):比如曲轴油封。) Y3 u* O# ~/ x a1 n7 U
% ~% K j: ?$ n
: `+ G7 V* Z5 [2 l* O' U' x2 C+ ~7 Y% D8 X+ M
曲轴油封4 ?$ f' g+ V/ A3 T3 e
1 H# B% \7 G3 h9 I四、密封难点1 ^( s# a* x; r" x( b5 u( @
8 m+ g0 H3 T0 n" ?1、发动机运行工况决定了,密封环境工况的苛刻:" \1 D) O% H, ?& }0 @; ^
发动机的三高特点:高温高压高速,这三高造成的就是剧烈的热冲击、冷热交变、热蠕变、不同阶次的振动冲击。而造成的就是know-how比较难,甚至开了两代发动机都未必能掌握全。+ `0 }7 @( ^0 N4 p) e+ A) o
比如:在缸体缸盖处,此处有冷却液、机油、混合燃烧气体三股流体势力,冷机到热机状态下,每种流体的温度变化都有巨大差异,冷机时,混合燃烧气体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冷却液小循环下快速加热,再由冷却液加热机油,而在热机状态下,机油的温度是高于冷却液的,又由冷却液带走热量。发动机内最重要的这三股势力在缸垫处附近的交锋达到最大,此处的一切结构件都会受到热力影响产生形变,而又有振动冲击,又有缸盖螺栓的约束力,又有不同材料之间形变的不同,所以此处是极度扭曲的,所以缸垫的密封既要有补偿(补偿形变造成的空间上的缺失),又要有支撑,不能让这三股势力互相串门。
- }$ C% N" h4 K* W+ o/ s/ T( a3 [5 t这最终在缸垫上的表征就是:1、垫片几层、厚度;2、垫片上密封筋和支撑筋的朝向,以及哪层上需要布置,3、密封筋怎么设计:走向、高度;4、支撑筋怎么设计:走向、高度;5、缸盖螺栓的位置以及扭矩大小怎么设计;6、定位销的位置,定位销的个数;7、油道、水道的位置;8、缸体缸盖材料特性(比如铝的变形比铸铁上,形变补偿不一样);9、垫片上焊点打不打,如果打,打什么位置,打几个;等等, o& l/ `; w' `8 A2 h- D/ A
4 V% X4 y, }/ c- d- x& E! E" q
2 R$ [3 ?8 D& ^/ [5 A! M! x! e/ R% N3 f0 r
一个缸盖缸体垫片,设计上要考虑的点远超想象( Y4 ~0 i5 }$ n% s: N0 t3 T, ~; {5 p
- |0 f7 e/ A/ ~0 H. }
而这么多因素又相关关联和影响,难以单一分析,仿真也极难做,或者说仿真做不准,所以每每在开发过程中,不变进行迭代更改,而且早期开发不具备热冲击试验条件,导致无法在早期通过这种专项试验提前识别风险,所以这种密封一般都是开发到中后期发现的老大难问题。; K& _+ x% ]) q6 m! x) v
2、成本和收益妥协的产物0 r$ R# ?6 U# c! i7 N
发动机上也有边界条件不那么恶略的零件,比如油底壳这种地方,实际上,只要足够舍得花钱,在材料上,在密封工艺上,在密封安装方式上都可以改进,只不过这样的代价值不值为了去抗几十万里的不漏油,还是只需要满足质保内不出问题。
, [8 ]1 p( y: ~( U/ O密封几乎是所有机械工程无法绕过去的话题,很多know-how是可以通用的,如有兴趣,可以找几篇SCI看看。
9 A4 N' Q2 v+ ]3 u2 K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