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回答到目前为止一共有3次更新和一条原答案,一共4部分,如果不想看繁杂冗余的论述,可以自行跳跃翻看。+ T# ]" z+ `1 L o2 T8 o; p
2022年5月22日晚更新,驳斥一些说法:1 D: R0 H3 }' R5 |/ a! Z' Q2 O- m
/ i& U, |" M S9 \. B. m2 R2 r% S1.厂商的问题只是“赛道级”的宣传失实。没有什么其他问题。
E: b0 L! T% d+ o4 a4 n) U+ U2 D2 ?* S
以下是对此观点的驳斥:8 q. m6 \# i- c) N+ H- k5 Y
8 g9 \" i) B/ c' J单纯的“赛道级”宣传并不是这件事情的主要矛盾。& K6 ~8 A! x& P
“麋鹿100”这种混淆测试标准的反智宣传;" l( s% _/ ^& G4 _
ISO麋鹿测试中的刹车和桩桶位置花招; l# z; U2 o: O
225加速235跑圈; @4 Z: U5 E6 N5 a( ^9 k# [+ w
用垃圾胎保时捷对比凌云;, p7 f8 f0 X4 T2 } G, J
(教主新视频提到的)两台车加速性能差别过大问题。1 c) ^9 d( d9 f4 W. X' L- w! o
这些才是这台车宣传中的真正问题。这些东西是会直接误导消费者的。
! D# H6 Q5 U& G+ o% l( t* S* a! Q2.对下图回复几个关键论调的驳斥:
) I, l/ }0 g6 U' j/ B/ M, D6 p; \: J2 n: s5 ]! n0 C4 Y y
: o# D% s0 w9 {* |8 l/ s
) i a* ~4 E. H" U4 k
0 S! H, ]* S3 f6 ^# V8 ? R6 T/ p评论区自己翻
M M3 V+ d3 T; h0 p# l* f: F& a5 }1 }$ J8 F- w0 a. u

d+ ?5 h1 p- e: a G9 X: f( \# K" L, ~+ @2 x
评论区自己翻. k+ O! t. U# S9 t, i) `1 J& X, t
; r! f' ]; B& }8 ^# j& ` x4 V% R提炼其中几个观点:
, u1 \2 T! |/ U' N①质疑“C段”(下图中5段)是否需要偏移,即测试标准原文提到的Lane offset。此人倾向于认为不需要。
& [8 L4 P* F; Z. _5 o% ~1 u6 r
! P# H, X. y; y& m- j$ F7 Q以下是对此观点的驳斥: j3 D" o/ j3 l3 a
- H6 _$ H5 e3 \7 s8 i- P, m+ c/ z7 F0 N A( y
4 U, G/ W0 C$ ?' |' R; ?- H0 t1 q
9 K- G" J$ k! n6 @9 p; }# I. C标准文件8 L) p* D+ o6 A5 l6 I
* ]1 B" U4 S+ [这是标准文件,可以看到2-3、3-4中间都是有“7 lane offset”的,所以凌云S株洲麋鹿测试场是不符合3888.2标准的。我懒得找PDF版了,图片来自打工人的帖子里的截图。$ _0 G' z. r1 ^- {7 M; p, \/ y* h1 G
②因为3888.2测速点在1区结束位置,所以测试车手在1区中间踩刹车并不影响测试成绩,仅仅是不规范。
$ p) @& Y' ?- b& h7 a$ K; p4 c% ]" D
: g# F) r$ D% w2 b$ q; E0 k5 ~: D以下是对此观点的驳斥:
: `$ X$ s' p8 ~1 V这个观点乍一看很具有迷惑性,但是问题就出在株洲赛车场这场麋鹿测试中,测速点并不在1区结束位置,而是在1区中间就记录了速度。所以这场测试既包含了违反3888.2测试规程的刹车提前,又在过了测速点之后继续制动,以减低第一个拐弯前,也就是真正应该记录速度的点的速度。
' ?; [: @" j3 v0 V9 P
, Z4 V* u! `, S! c8 k+ T8 h0 \& \ & g! v# ]; Y, I( p8 M% ]
: U/ u6 d5 e* a0 ?6 }% u所谓麋鹿85.9的测试视频' N1 e! t8 ^8 A7 E+ f, p6 R
R( K* ^: x2 r! y
上图是所谓的85.9过麋鹿的测试视频的截图。
7 v. Q8 O. ?2 q; u9 g9 p8 @+ {首先,主画面和右侧的小画面是不同步的,主画面滞后于小画面。
' s' l3 k `1 w o: s其次可以看到这次测试中,小画面中显示车速84.6,并且车子处于刹车减速状态时,车子距离1区最后一对桩桶还有一定距离,此时速度低于官方宣称的85.9,说明85.9并不是在规定的记录点记录的,而是在1区中间提前测得的。并且测得速度之后到真正应该记录数据的点之前还在刹车。下面继续往后播放视频。# e9 P( Q" a' G, E# @/ G" r- W+ `
! Y; @+ b$ J+ G# y$ G1 v . l1 o0 X9 B" U7 ~ W
. s0 n( C$ m2 u( t# a
所谓麋鹿85.9的测试视频; J3 a1 q* M6 u/ y! h7 d: C
2 E- [+ l4 {0 p' K- M0 k这是上一张截图继续往后放的截图,可以看到,车子在依然离1区最后一对桩桶有一段距离时,视频中显示的车速为78.7。而此时大画面的车才刚进入1区,两个画面不同步。! J- ?2 D6 ~) v" B* h1 z( z
7 q! m& s: ~2 ?& [0 @- q; r

8 j1 ?) v) G) u6 p" [
! l# w6 J; N' `4 u( ~5 Q) b这是上一张图的右下角小画面放大
/ ` O& \0 Y4 f n5 Y ^
$ J. A. {+ V) t/ U% k) _9 k1 Z这是上一张图的右下角小画面放大,除了上面已经说了的内容,还可以从G值看出,在速度78.7的时候车子还在跑直线,几乎没有侧向加速度。也就是说78.7的时候车子甚至还没开始拐弯,也就是肯定没有出1区。也排除了G值和速度表和画面不同步导致凌云S被冤枉的情况。
" a m: K0 X" v' M( r: D视频地址:+ H7 q8 D( f. {+ s/ m1 Q+ _/ ?
另一条由“413车记”发布的凌云S 84.6通过该麋鹿场地的视频中,也有两个画面不同步的问题,并且此条视频中,在能看见1区最后一组桩桶的时候,速度为76。
4 z9 R4 ~8 F4 J2 n; N, k③教主的测试不严谨。+ ~2 e6 c8 P s% d
# ^% G1 L% ^* J9 u对此观点的驳斥: T) k/ { Z9 Y# i. R, I
教主的测试有log数据,有完整跑圈视频。一台“试驾车”一台“商品车”的都有。公布的所谓“试驾车”的数据也是四条胎一样的情况下测得的,郑刚一方挑出来的问题都不存在。我无法想象哪里不严谨。* Z- d8 ?# d) @* @& w4 |, C
倒是此人一边说有两台车成绩对比佐证的“特调”是“没有证据”“先入为主”“诛心”。一边说有log数据和完整跑圈视频的测试是“不严谨”“先入为主”。这是双标。
9 p+ d1 ^' K& {1 Y6 E3.Macan不是(凌云S的)竞品,所以(用垃圾胎)对比“没啥”。! H( Q& |- j s; U: Z8 x
2 K9 `2 _* [5 |7 ^1 a+ m/ E: r8 V1 r/ C2 U; e0 H

% M: o" s9 L2 U2 w' D0 C对此观点的驳斥:3 y$ y7 S8 j0 X& e
这个对比有问题,不是因为它用了Macan或者是其他什么具体的车型。而是因为它给用来对比的车使用了垃圾胎,以此贬低对手车型,同时借对手车型的高价位来抬高自己。* y& \# _/ c# W7 y% U1 |
就算对比的不是Macan,而是哈弗或者比亚迪,它如果给对手车型用了非原厂的廉价胎,也是有问题的。
! A2 j5 u1 r, \/ n$ W我认为对比时以下三种轮胎配置是可以接受的:: P6 T" t/ M/ f2 ?
1.都用原厂。
8 g) [9 @; @. [: F) u8 ~8 ^2.两台车都用任意一台车的原配型号和合适的宽度。
! _3 _" ^4 W9 ?9 ~$ O3.两台车都用更好的型号一样的好胎。
/ T6 J7 m4 M" [" y6 p4.很难想象下图两张截图出自同一人:
) s: p1 I9 A) U( m [$ ~$ m: p
. `0 ^. Y' ~& a
4 _3 U6 [$ P( i- X1 j0 z% U2 y
( e% s1 R' g5 |; {2 n/ ?
5 V/ D6 S! v4 C8 B" G , {8 E: \8 c- X5 s; J7 x. S
首先,什么叫性能?指加速?指操控性能?指赛道圈速?还是更为宽泛的包含了电子系统的性能、舒适性等的性能?
0 k9 `: u* J' ]我觉得相对常用的性能的定义至少是指综合了加速、制动、操控这些东西的,而不是简单的“加速”。3 ?6 ^. Q* m' ^2 o5 P! ~, \
结合上下文是在讨论麋鹿,我认为这里的性能至少应该包含“加速”“制动”“操控”“安全”。因为虽然麋鹿测试是个包含一定操控性能的安全性测试,但是一般不会有人单独把“安全”作为性能这个维度的指标讨论20万的车和百万跑车的区别。
2 O$ g$ S) C3 x6 b: X$ \+ x从这个维度上来说,我不知道20多万有什么车能有百万级跑车的性能。" {2 u. Y4 b0 |4 g+ P6 e+ k, ^+ d2 Y
退一万步说,就算只论加速,那奇瑞这车7秒多的加速达到百万级跑车水平了吗?
5 A4 P0 i# r3 x0 N5 X
2 D. T3 ?8 t# B# q而且,一件事存在可行的可能性,不代表这件事一定可行。
( z% S' d/ ~4 ^* W+ X' H% _; u! P! R
另外,此人在第二张截图中提出“不应把一辆汽车的综合价值和单项性能混为一团”。但是在第一张截图中,他却有“20多万的车具有百万级跑车性能的多的是”的观点。基于现在确实很多20多万的车加速很快,但是对比圈速或其他综合性能,例如从前后文讨论内容来看的包含了“加速”“制动”“操控”“安全”的性能,的时候却不如百万级跑车的事实来看,此人自己就在把“加速”这单一一项性能,和一些更综合的东西混为一谈。! E# c$ l* f a2 h/ L
5 d& v- o- ?8 H o4 |
先驳斥这么多,截图里的这些内容,不光存在于此人的回复,也存在于支持郑刚-厂家一方的众多人群当中。3 `9 D) L( H! J: O
* F! O/ s$ p% U8 S8 E- E! J( F特别是第一条,现在相关话题下很多言论在企图把厂家的问题从【用虚假的手段进行测试和对比】转移到“赛道级”这一用词的合理性上。希望读者明确逻辑,不要被带偏。
) B0 W; z4 @- e
- f; B) j* v- T7 c1 \1 T' S0 t看到新的我会继续更新这个帖子。
* O8 B' Z) O, P2 j
1 O$ Z3 M5 b0 _# r+ }( S& I! s<hr/>2022年5月21晚,看了教主的两条新视频之后再次更新: X3 g7 g. j$ r
2 K7 H8 F: q8 H9 R看了教主的新评测,简直震撼我妈。. p3 r6 C. M: r$ v
我以前总是批评BYD拿电动爹的优势做病毒营销却不好好调底盘。还有有倾向性地让ESP适应麋鹿以刷高成绩。' l0 C# b# w; E* F2 m
可是再怎么样,人家BYD的车,官方给出的成绩人家真能跑出来。别的不好的方面人家也知道藏着掖着。
2 }& `3 W% w; ^2 i! u* \7 W好家伙奇瑞这玩的比BYD还花,直接特调车造假。什么差,宣传什么。9 a! i Z/ n+ |/ [
18万的SUV,能各方面都好就怪了。这价位动力好、开着舒服,电子系统好用就已经可以了。赛道这种工况大部分人一辈子都用不到。( i8 @& Q0 s! Z
结果奇瑞生生地通过造假大肆宣传。给消费者灌输错误观念。; J3 |) ^& @& D& T
如果这种宣传能得逞,那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没有厂家愿意再好好做驾驶了。* P' Z8 L) d3 c
目前教主一方已经公布了比较详尽的数据了。
7 E Y2 u, E' w# f( x0 f) T9 d, }希望郑刚一方能给出有力的回应。别几把天天顾左右言其他。
& g8 b( Y7 d- b/ j8 v/ J. ^7 ^<hr/>2022年5月21日更新:
. _+ Z6 ?- [* ?" h8 B( f Y
0 {# ~( u( t- M* X+ ]3 o遇事不决,资本阶级。& M+ D) c' [5 R( y8 L4 w
抛开奇瑞在你能看见的每一项用于宣传测试都做了手脚的事实,教主难道就没有一点问题吗?
: b$ v$ k$ I* W; u0 w! M8 w% D# }哦,还真挑不出什么问题啊,那只能“资本”出来背锅啦!
* i; |+ [$ F% Q. `4 ]* ?0 z) k
/ ^3 _9 O) V# |. d & T% G/ z7 c% l8 F- n: v! h
自己的知识范围内找不到可以攻击的点怎么办呢?
: R* ^7 k i$ W$ Q; y/ K }“小年轻”( Z8 U( v- Z( x
: J$ _$ ^( p0 X" W2 P4 [
% U( B2 p2 ?7 \6 z警惕“不会营销的理工男”营销。" r7 H9 P7 ~! G
7 z) P% U6 C3 U* j

6 i! O& U9 V5 I4 _) d
" {: b+ D& q9 Y/ V1 ]<hr/>以下为原答案(2022年5月20日):+ r- H5 |1 x/ v* w4 s
" N0 A6 c& N* j能宣传“麋鹿100”这种反智的东西的品牌和车型。
7 `5 M+ c2 I6 t, B) q, `ISO麋鹿测试耍花招的品牌和车型。
$ t A0 i! x" y4 E0 o225跑加速,235跑赛道的车评人。( f8 y- j ]3 l% ~0 I2 @
用垃圾胎的保时捷跟自家产品进行对比测试还大肆宣传的车评人和厂家。
^: c2 X, [1 a" e7 p- f用了这些下作的手段宣传,它们还值得相信吗?
+ P0 c/ G9 R# _$ _% }( ]
5 t ?$ H4 v A: A$ f7 `" C教主可能有搞流量的心理在里面,但是人家到现在也没公布【郑刚一侧质疑有问题的车】的圈速,也就是来自郑刚一侧的质疑实际上都是无效的。! s) W+ u6 h+ X
$ N. M$ i# M. k: H" _ J而郑刚在面临教主一侧的质疑时一直顾左右而言其他。要么就是用一系列莫须有的猜测和低关联性的滑坡来攻击教主。, T& [2 U/ z# `! D- S& \: |
`0 ~ e0 p/ B8 j$ c比如他自己测试的试字牌问题,只能用一些诸如“时间”、“常识”之类的话术来应付。' t9 z5 |' p8 Z# I1 W& M# W) b
9 E: k, m% P" G再比如我有一次看他直播间,他已经在用“&#39;赛道级’不是赛道用车,日常没人下赛道,所以赛道成绩不重要”这种诡辩逻辑来尝试无效化教主一侧的性能测试了。
2 O% b- `# y0 t* i) D$ O7 n2 J; x问题是你可以说赛道成绩对日常影响不大,但是成绩它就摆在那,影响不大≠可以把差的说成好的。
# Y1 c4 N4 M+ G$ a9 a
7 d* ?: G) v4 z$ K1 H喜欢用这些完全没有逻辑的诡辩话术的人,要么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要么是在洗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