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深房价你觉得多少一平才合理呢?

[复制链接]
来收身谁板 | 2021-7-25 11: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价的高低不是看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而是看社会前10%的那部分有钱人群体。3 N* V' j( t) O( {% X7 e
为什么?# v7 M1 m9 i* t  H) v
房子不像粮食肉类手机电脑汽车等一般商品。+ A1 S8 }, r3 h# _5 ~  n) u5 w
这些商品,你再有钱,一顿饭最多也就吃八两米,一斤肉。再有钱,一次也只能玩一个手机,开一辆车。而且粮食肉类手机汽车买多了,时间一长,也就坏了,烂了,落伍了,老化了。
6 E5 ^8 r% S( E/ _但是,房子不一样。虽然一个人一晚上也只能睡一间屋子一张床,但是大房,二房,三房等等需要房子啊。将来孩子也需要房子。随着时间推移,房子不仅不贬值还增值。这么好的商品,肯定是要多多买入。
2 Q& U& c5 k0 v( A北上广深聚集的是全国的富人,全国前10%富人的财富和购买力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这里放一个数据,看下面这张表格。前10%的城镇家庭拥有的资产占全部家庭总资产的比重是47.5%。数据来源《中国金融》2020年第9期。而且资产这事是越有钱的,随着资产的增值,将来会更有钱。
7 ^% O3 |1 G6 Y7 P
; l+ Z' D* Y4 E( j 北上深房价你觉得多少一平才合理呢?-1.jpg
  ^; v5 M. b7 e: O7 S北上广深是全国富豪聚集的地方,也是财富新贵不断诞生的地方,比如快手b站等企业上市诞生的千万亿万富豪就数不胜数。+ f3 x4 j) n, v: S0 K, p# h
因此,北上广深的房价目前来说还是偏低,未来一二十年涨到30万一平是合理水平,未来三五十年涨到六七十万一平是合理水平。1 k5 T+ ]9 V: C
所以,能够上车就赶紧上车。北上广深上不了,新一线二线城市也赶紧上车。上车了才能赶上车子飚速的红利,要不然,在车子后面追,只会离车子越来越远。6 G& M) M3 _- `
可能会有人说人口减少的问题。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人口减少是必然的,未来80年人口估计会从现在的14亿减少到7亿多。
. Z$ H4 \# |6 |8 l但是,不要忘了,减少的人口主要是农村和县市级人口。一线,新一线,省会等二线城市未来人口是增加的。未来,这些地方将占据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只要经济增长,这些地方的房价只会涨,不会跌的,而且涨幅一定是大幅跑赢经济增速。
陈昕24 | 2021-7-25 2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法稳定工作五年即可获得人均建筑面积约20平方米、人均卧室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的政策性长租房。1 B3 Q( l8 F+ C) x9 [
房住不炒。一个合格的无产者不应该想着躺平在资本上等着升值,更不要做梦薅原生阶层的羊毛。
7 W/ T7 ~$ y9 i只要基本居住保障与租售同权能满足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北上广深房价涨到房价收入比一二百也不关我事啊。
粉红佳asd | 2021-7-26 02: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上广深现在的房价非常合理,四大一线城市的房价是国内泡沫最小城市甚至可以说没有泡沫。9 y4 X! C0 w' M7 O
很简单的道理,要是你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轻轻松松就可以在国内最顶尖的四大一线城市买得起房,那你的主管住哪?你的老板住哪?能力比你强收入比你高的人住哪?家境比你好有个好爹妈的人住哪?就算今天北上广深的房价,2000一平,全款还给你打个折,你想想凭什么轮得到你?你是比你老板有钱?还是比你领导有权有人脉?四大一线城市集中的是全国最顶尖的一批人,中国663个城市13亿人,只出了四个一线城市,在感觉一线城市房价高之前先想想,凭你的能力学历你父母家庭的能力能在这13亿中排什么位置。0 Z: O$ x2 I/ {' h5 i' G9 t& s
很多人陷入一个误区,认为买得起等于买得到,茅台1499一瓶,很便宜,这个价格你买的到吗?假如12个人得了重病,特效药只有10瓶,这个药的价格会增长百分之20吗?不是的,是涨到这最后两个人倾家荡产也买不起为止。
* H' _" u) D6 J( C! s2 r* ^( ~' l还有最搞笑的就是房价收入比,你要是本市的房子当地人买,房价收入比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北上广深的房子是全中国的有钱人再买,决定四大一线城市的房价的是全中国的有钱人,只要他们觉得不贵,那就是不贵,一线城市的房产本来就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现在的价格还是政府一直在限制,放开限制再翻一倍轻轻松松,现在的价格对于四大一线来说非常合理。
123464874 | 2021-7-26 14: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市价的首付算,就是合理的。% o$ ~) r  u# A" b5 g$ B5 I! ]
10万的首付是3万。' r+ i% l+ ?2 k, o/ z) r
3万一平合理。2 K5 x6 e& g4 |8 l, \
多出来的部分全是依靠金融吹出来的泡沫。
# Z! A! S' s( g3 P( B' D" \至于这个泡沫什么时候破,谁都不知道。
' U, E# D1 f( g, E" ?0 s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
) ^# X0 U6 V0 P女性的在20-30岁之间是最美的,生育能力也是最强的。$ P4 T  [6 _* d# ]5 _
所以女性不可能去等泡沫破灭才结婚生子。
+ X* [! t* g/ l她们不等,男性也就很难等下去。8 J  H; j1 k7 R( H0 R, h
所以你会看到,嗷嗷叫要房子的其实不是男性,是女性。因为她们等不起。
一路相随路w | 2021-7-27 02: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30000。
先问你一个问题
. @- B# c* T# j/ `1 H茅台股价,值多少钱一股合理?
临床狗 | 2021-7-27 20: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
; m& e1 v4 t- n7 }- I客观地说,别超过二百块吧!不是一平,是一套!同时为了体现出房主对投机倒把违反国家政策知错就改的态度,和无房者越穷越光荣的高风亮节,房主还要赠送全屋家具家电,三十年物业费……另外要把漂亮女儿嫁给买房者,没有女儿的话就把老婆送人。" f* C4 w0 t, v6 l/ ]9 h
如果知乎上能给问题打分的话,这个问题能打满分,看着让人爽坏了。
刘杰134 | 2021-7-28 07: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很多答案,说什么全中国14亿人口有10亿想住一线,所以一线房价是合理的。我觉得很扯淡。拿北京来说吧高考分数线和教育资源北京占了多少?你享受着最好的教育资源还要享受最低的分数资源这是何道理。北大清华是北京人的北大清华嘛?这只是资源占有的一种还有医疗等。像国家级学校和医院应该全民享有而不是单单北京享有,北京社保可以就医最好的医院。但外地人不行。而里面的专家教授可是全国各地送来的,这是一线城市第一个不公导致推高房价的一个因素。
( T4 _, ]$ S6 w& ]第二个因素是即使资源占有也就算了,还没有持有成本举个真实而简单的栗子。我是做房产的我店旁边有两个小区,一个小区车位13-15万一个,另一个小区16万疯抢一般都要卖到22万。如果不细聊可能感觉第二个小区是不是高端呀物业好啊等等,其实第一个小区环境物业都比第二个小区要好。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垄断,第二个小区车位不租只卖小区入住率高达70%,而小区车位空置率80%以上。导致周边马路晚上停满了车,小区车库空空。如果有持有成本每个空的车位按隔壁小区或者周边小区平均租金的三分之一收取税费,你觉得最终一个车位价格会是多少呢,多少都是合理的。同理全国房产加一块一个人可以有一套常驻地址,租的买的都算,其它收空置税就按平均租金的200%二套更多也不用收什么房产税,一年超过8个月燃气水费达小区平均值70%就不收空置税这样合理吧。最终出来的房价多少都是合理的。没有前置条件来谈房价是没有意义的。
5 Y4 S4 \6 T* C% r8 |有很多人说什么灾荒之年粮食价格是以最后买不起的价格为最终价格,我以前也深信不疑后来发现是歪理,假设我占有所有粮食资源而没有任何持有成本,我想卖多少卖多少。我想得到什么资源都可以。但是如果国家出台限购令和持有税,每个人一天平均买多少粮食,而如果我卖不出去这么多就会收重税。( ^1 [; I) M! g
粮食是刚需 房子同样是。限购是堵收税是疏。只堵不疏怎么能行
早退老刘 | 2021-7-28 09: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车前:“真TN贵,是给人买的?”
0 m( M, q* N% a上车后:“还不够,接着涨!”
北国子弟元ii | 2021-7-28 18: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1.4倍社平工资。
# b; S8 d/ Y- \; e! s# T" E单纯的论证房子应该2万一平还是10万一平其实没有意义,货币只是一个等价物而已。房价的本质是,和当地就业人员的社会平均工资相比,普通人用多长时间的家庭收入可以买到一个平均条件的房子。! a: o/ S2 u2 R) D$ _6 u% s3 q
平均收入,既不是豪富之家,也不是社会底层,就是朝九晚五挤地铁的芸芸众生,也不是985、也没有211,既不是耄耋老人,也不是刚刚学校毕业,就是丢在人堆里找不到的普通人的收入。
0 W- x) t6 u" m+ v) Q, y平均条件就是普通家庭平均人口数,平均的居住面积,普通地段、学区不好不坏,既不是投资的也不是救济的,完全靠自己小家庭收入自己买的一个房子。
. p9 H! [7 _0 s, {1 f理想的情况,这个数值是5-7年的家庭收入,全球平均值8.3。
0 C1 R) j& B+ r北京,可以高30%左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